贵州贵阳红釉瓷器的艺术价值?红釉瓷器值多少钱?
红釉瓷器,之所以能呈现红色,因为里面掺入了铜铁金等金属元素,釉色便会表现为不同深度的红色。宋代以前,如果掺入铜,颜色是绿色。北宋晚期,成功烧制出紫红釉,便是著名的钧窑瓷,这也是最早的红釉代表。
文献记载表明,明代永宣时期红釉的品质已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更是被后世人供为至宝。然而,这种鲜红釉瓷器的生产技艺却在宣德以后失传,正如《大明会典》所述:“嘉靖二年令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作矾红。” 矾红又叫“铁红”,属于低温釉上彩料,较铜红而言,矾红在烧造过程中发色稳定,几乎不受气氛影响,成品率较高。但作为釉上彩料的一种,矾红彩无论是光泽度还是釉质上跟高温铜红釉相比都望尘莫及,并且其釉彩层薄,较易剥落。但由于之后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始终未得到恢复,因此低温矾红彩作为高温红釉的替代品,一直发展、使用着。直至清康熙时期,这种失传已久的烧造技术终于在景德镇御窑厂得以恢复,康熙朝亦成为红釉发展史中的集大成时代。康熙红釉瓷器
清代的制瓷技术在前代卓越成就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单色釉生产方面,康熙官窑红釉瓷器的出现,改写了明代铜红釉失传已久的局面。清代初期,政府沿用了明代景德镇御器场的烧造制度,于顺治十一年改御器厂为御窑厂,由工部或内务府派人监理。康熙十九年,由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督造御器烧造,次年又差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等来景德镇督办,世称“臧窑”。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来厂督造,出品不凡,世称“郎窑”。明代以前,红釉器品种相对单一,统称“鲜红”釉瓷,明代永宣红釉由于主要用作祭器,仅供皇家专用,民间禁烧,因此名曰“祭红”。清代红釉瓷器较明代更为平民化,这也是红釉瓷器在清代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征集范围: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明国瓷等
2:玉器:上古玉、高古玉、明清玉、现代籽料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翡翠,青铜器,鸡血石,紫砂壶,牙雕,田黄石,印章
贵州贵阳红釉瓷器的艺术价值?红釉瓷器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