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农林渔牧 » 农药

葡萄白粉病的最优防治方法-龙灯同灭白粉3合一

  • 发布时间:2020-01-11 12:15:31,加入时间:2014年05月10日(距今4012天)
  • 地址: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市禹王台区
  • 公司:河南龙灯化工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杨丽,手机:15238631560 QQ:2656203136

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葡萄钩丝壳菌引发的病菌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葡萄得了白粉病,会降低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葡萄的美观以及口感。葡萄得了白粉病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防治,切不可盲目投医!下面详细介绍葡萄白粉病!
  一、葡萄得了白粉病的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新梢和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长受阻;幼果先出现褐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病果停止生长,有时变成畸形,果肉味酸,开始着色后果实在多雨时感病,病处裂开,后腐烂。

二、葡萄钩丝壳菌的特征:
  称葡萄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直径84-100微米,附属丝10-30根,多隔膜,顶端卷曲。子囊4-6个,椭圆形,大小50-60×25-35微米,子囊孢子4-6个,椭圆形,大小20-25×10-12微米。无性阶段称托氏葡萄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三、葡萄白粉病的传播途径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or)。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受害组织或芽鳞内越冬,第2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穿透表皮进行初次侵染,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份停止发病。
四、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3.选用龙灯同灭白粉3合一进行合理喷施。

同灭白粉病3合一是龙灯生物最早研制的高科技农药杀菌剂产品。它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有很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被广泛用于防治果树类、蔬菜类、瓜果、烟草等作物上的病害。

另外,本品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吡唑醚菌酯能加速抵抗病毒中蛋白的形成。

乙嘧酚对菌丝体、分生孢子、受精丝等都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并能强力抑制孢子的形成,阻断孢子再侵染来源,杀菌效果全面彻底。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乙嘧酚能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此农药杀菌剂无交互抗性,适量乙嘧酚对葡萄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施药后植株生长正常。本品在各省通过连续三年的应用,没有发现一起由此引发的畸形果、矮化等报告。

产品特性:
1、 纯生物源萃取,高效环保,用于高端作物上的白粉感染有特效,特别对抗性白粉病表现突出。

2、 在微生物菌体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植物酶、核苷酸、植物内源酯,促使植物生长健壮,产生抗体,让受损的作物快速恢复生长。
3、 不伤叶面花蕾果面,今天喷雾,明天由白变黄,由黄转褐灰色落粉,变为黄褐色逐渐消退,高效安全。
4、 有益菌可迅速吞噬作物表面上的白粉,并占领真菌、细菌生存空间,使其无法存活 

白粉病3合一为生物菌农药杀菌剂,在药物喷施于植物叶面之后,能迅速被叶面吸收,传导于植物体内,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阻碍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四氟醚唑是醚唑类农药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本品为四元复配成的可溶性粉剂,可有效防治作物上的白粉病。

常见的白粉病有: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西甜瓜白粉病番茄白粉病

植保热线:,QQ:账号: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