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的特征

  • 发布时间:2016-03-02 10:27:28,加入时间:2014年11月18日(距今3817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国贸商业大厦34层
  • 公司:深圳瀚唐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总监,手机:18320894363 电话:0755-82819926 QQ:3160535731
 康熙(1662-1722)朝经过顺治时期的过渡,政权已趋稳定,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制瓷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官窑开创了以督陶官姓氏称窑的先例。“臧窑”是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臧应选督驻景德镇时烧造的各种单色釉品种,它代表了康熙前期景德镇瓷器制作的水平。“郎窑”是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窑事时所烧造的瓷器,如著名的“郎窑红”等,它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瓷器制作的水平。外销瓷有了新的发展。民窑质量明显提高,康熙十九年以后景德镇官窑的开始烧造,更加促进了民窑业的发展。 
    1,整体上看,康熙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质朴。早期胎体厚重,中晚期胎体逐渐变薄,造型、色彩皆有很多、很大的创新。瓶、罐少带耳,方肩时间较早,圆肩时间较晚。 
 
    2,胎体由时代发展有厚变薄,胎质坚硬细蜜,胎土淘炼的极为纯净细腻,如糯米般细白。大器胎体厚重,分段接烧修胎细致,接痕平滑规整。釉料配制纯净,釉面、胎体结合紧密。器口施含粉的白釉,给人以厚唇或出边的感觉,为康熙瓷的普遍现象。早期的部分器口亦有露胎或“酱口”现象。白地青花和五彩瓷的釉面,早期、晚期为青白色,中期为粉白或浆白色。 
 
    3,器足有平足、圈足、璧形足、双圈底、二层台底等。圈足早期呈尖状,中晚期呈圆润的“泥鳅背”状。双圈底于明末、顺治时出现,延续到康熙中期,圈足内的底面近足处挖有沟曹,宽窄深浅不一,槽内无釉,圈足外墙着地,内墙悬空。二层台底又称“台形底”,于圈足外墙处旋削一圈釉面而露胎,使釉不能抵达足端,形成两个不等高的切面,多见于琢器类。璧形底,施釉于外底中心凹陷处,器底有一圈露胎无釉,多见于笔筒等。
 
    4,康熙瓷器纹饰丰富,山水、人物是特色的纹饰题材,雍正以后显著减少,尤其是“斧劈皴”山水画和“刀马人”古装人物画更具有特别风格,这两种题材在康熙青花、五彩瓷上应用十分广泛。康熙五彩色泽鲜亮,人物面部用线条勾出,十分简洁,衣褶细巧,色彩深淡相宜。康熙五彩的最突出贡献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金彩运用打破了单一手法。粉彩、珐琅彩始烧于康熙晚期。珊瑚红始于康熙,盛于雍乾,金红釉“洋红”亦是康熙朝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并首先应用在珐琅彩瓷器上。 
 
    5,康熙官款出现在中后期,主要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和:“康熙御制”四字款,字体以楷书为主,亦有篆书、行书、满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双圈六字款多,单圈、无圈、方框款少。还有堂名款、纪年款、人名款、题记款、吉语款、花押款、章款等,其中堂名款、吉语款繁多
 
征集方式:凡欲送拍、展览者,请联系晏经理: (电话+) QQ :
 
 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  
 
 年代、质地等,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  
 
     深圳瀚唐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国贸商业大厦34楼
 
合作媒体:
 
电 视 媒 体 :《中央二套》、《浙江经视》 
 
收藏类杂 志 :《收藏界》、《典藏》、《东方收藏》、《鉴宝》、《看艺术》 
 
收藏类报 纸 :《收藏家》、《收藏快报》、《大众收藏报》、《新民晚报》 
 
网络平台:博宝网、宝藏网、网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