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绝望到对生活失去信心?
其实很简单,想象和现实差距太大,这个落差足以摧毁一个人过去固有的信念,让一个人由希望变为失望,最后再到绝望。
人为梦想而活,为希望而活,当连希望都不存在的时候,或被彻底打碎的时候,人就很容易走极端。
了解《生存法则》可以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当一个人看过血淋淋的《生存法则》后。即便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也会觉得正常,当看一切都正常的时候,人就会很平和不走极端。
今天接着分享《生存法则》第三条:优胜劣汰。
什么是“优胜劣汰”?
大自然慷慨地赋予各个物种以生命。但大自然却只偏爱那些优势的物种和个体,对于劣势的一方,它总会残忍地夺取他们刚刚得到的生命和宝贵的自由。
这是个血腥的世界,生存资源总是显得不够用,所以在竞争中,劣势的物种就必然被抛弃,因为他们在浪费资源,而且限制了优势物种的发展,优胜劣汰是整个生物界存在的前提。
再次检讨一下自己:你是优势物种还是劣势物种?
人要生存就得面对竞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个你熟悉的品牌从你眼前消失,而另一部分却屹立不倒。
竞争是残酷的,但所有人都希望活在一个和谐的世界,殊不知“优胜劣汰”是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
有人看到这句话估计会抱怨:“优胜劣汰”这么惨烈,居然还给予这么高的评价,难道就没有同情心吗?就没有怜悯心吗?
在非洲大平原上,清晨,狮子和羚羊同时醒来。狮子想:今天我要飞快地奔跑,一定要追上羚羊。羚羊想:今天我要飞快地奔跑,一定要快过最快的狮子。最后,狮子吃掉了跑得最慢的羚羊,自己变得更健壮,养育了自己的下一代。羚羊中的老弱病残被淘汰,整个群体变得更为强壮、机警、有活力,得到了优化。
这看似残酷,但这的确就是自然现象,可能是血淋淋,不管你是否认同或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人类社会也不例外。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牧羊人在北方寒冷的地方放牧了一群羊。
起初,温度比较适宜羊的生存,它们日子过得比较舒适,慢慢地便养成了不爱动的习惯。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寒冷的气候使羊们无法适应,很多羊都被冻死了。牧羊人感到非常难过,为了羊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他绞尽了脑汁,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看似可怕的方法:在羊生活的地方放了几只狼。
羊感到了生存的危机,不断奔跑来防止狼的袭击。这样的奔跑有效地阻止了寒冷的侵蚀。羊反而比以前死得少了。
看完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人在这个社会上,没办法避免竞争,要想生存的更好,千万别怨天尤人,无论怎么抱怨都于事无补。面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优胜劣汰”现象,最快速度达到某种优势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在人类社会中,规则总是“淘汰”劣势的人群,使他们失去工作,失去自己的机会,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这使那些强势人群获益得到更多的资源,但是生活的优越使得到这些强势人群失去竞争欲望,他们开始享乐,不再奋斗,同时被淘汰的人群,经过努力重新获得了参与竞争的资本。
新一轮的竞争和淘汰又开始了……
王国的崛起和灭亡,家族的荣耀与衰落,个人的得势与颓废,无不体现在竞争中,不要躲避竞争,应该生机勃勃地加入进去。
如何让自己达到优势并保持优势呢?
第一,实力决定结果。
从地球有生命开始,物种的出现和灭亡就没停止过。一些物种在对生存资源的争夺中占据了优势,他们成为了地球的主人。处于劣势的物种,却一个个灭绝。
优与劣总是相互转化的,在竞争中没有永远都处于优势的物种,物种的优劣总是针对它所属的环境的,优就是适应,从而强大。
到底是什么决定一个物种在竞争中是胜出还是被淘汰?
面临生存考验时,尤其是单个生物,它的自身实力具有了完全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也同自然一样:有人拥有狮子的实力,有人扮演犀牛的角色,有人却只能扮演小草。形形色色的竞争充斥于这个社会。
一句话总结:实力决定奋斗结果,而梦想决定一个人可能拥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