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循环方式的选择
一、保证池内水流分布均匀,无死水域、涡流和急流水域,从而消除细菌和藻类繁殖等恶化水质的隐患。
二、有利于池内被利用过的池水及时更新,防止水面漂浮和池底沉积污物。
三、池内不产生短流和各泳道水流速度不一致等现象,从而保证在不同水深和各部位的水温均匀、余氯量一致,使水质卫生得到保证。 3.2 循环方式
一、顺流式循环:全部循环水量由游泳池的两端壁或两侧壁的上部进水,由池底部回水的方式。底部回水口可与泄水排污口合用,该方式能满足配水均匀的要求。但池底易沉积污物,设计时应注意回水口位置的确定,以防短流。我国采用这种循环方式较多,效果较为满意。
二、逆流式循环:全部循环水量由池底送入池内,由游泳池周边或两侧边的上缘溢流回水的方式。给水口在池底沿泳道标志线均匀布置,故配水均匀,池底不积污,有利池水表面污物及时排除。这是国际泳联的循环方式,我国北京北郊游泳馆和二炮清河营游泳馆均采用此种方式。
三、混合式循环:它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但给水应全部由池底送入池内。池表面溢流回水量不得少于循环水量的50%;池底的回水量不得超过循环水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