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旺旺:益富源生物发酵菌种号:
新品:菌种600元一盒 一盒10瓶 培育200公斤菌液
菌液288元一箱 一箱6瓶 一箱12公斤
老品:菌种350元一盒 一盒10瓶 培育100公斤菌液
菌液216元一箱 一箱12瓶 共12公斤
益富源发酵床养猪法的操作流程
如何根据饲养数量确定发酵床的大小
好的发酵床就是能结合养猪生产的需要,科学调整各垫料原料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发酵菌种最适合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发酵床的面积要根据猪只的大小和饲养数量的多少进行确定。在发酵床上,一般一头保育猪占0.3-0.8平方米的面积,育肥猪为0.8—1.5平方米,母猪为2.0—2.5平方米。
垫料的厚高多少为宜: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通常在30℃以上的环境温度下增值旺盛;一般要求发酵床垫厚度30~100厘米,不得低于30厘米;如果垫料太薄则发酵产生的热迅速散失,发酵垫料难达到事宜的温度,从而使发酵微生物增殖受限,导致不发酵。垫料太厚,不仅投入大,也增加工作量,同时不利于垫料管理。发酵床的厚度根据季节和猪只的饲养密度作适当调节,如夏季或饲养密度小、小猪、禽类、垫料细碎、南方地区等情况,垫料可薄一点,反之相反。也有把玉米秸、稻草等轧成10厘米长放在最下层,可以增厚产温。也有,过一两个月加些新料、垫料堆起来发酵杀菌、腐熟一次。
水泥饲喂台的作用:
在猪舍内设置水泥饲喂台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止垫料污染饲料,影响采食量;二是夏天高温季节为猪只提供趴卧休息凉爽区,以减少发酵床过热对猪的影响;三是有利于生猪肢体发育,这一点对种猪饲养尤其重要。
在建造水泥饲料台时,应向走道一侧倾斜坡度2%~3%,以防止猪饮水时滴漏的水流出饲喂台,浸湿垫料。一般育肥猪(保育猪)舍水泥饲喂台宽1.3~1.5米,妊娠母猪(空怀母猪)舍水泥饲喂台1.5~2.0米。
垫料的含水量:
发酵垫料需要一定的保水性,水分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在发酵垫料里进行着生命活动。水分不仅会影响发酵床内部养分和微生物的移动,也影响舍内空气的湿度,一般垫料水分含量为50%~60%比较合适,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时均不利于发酵处理,当水分含量大于85%时,垫料毛细结构被破坏,从而影响发酵效率,不产生。
实践中通常采用手抓握垫料的方法来判断含水量多少。具体方法是用手紧握垫料能成团,松手一晃能散开,手指缝间有少量水花,但不滴水,垫料抖落后,手心无明显水珠但感觉手心有潮气,这样的垫料水分含量一般就在50%~60%。
进猪初期应该注意什么:
猪刚刚进入发酵床,由于猪粪尿较少,发酵床表面较为干燥,猪只活动特别是在奔跑过程中会出现扬尘,如果严重,则会增加猪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因此,要多观察,可适当洒水来调整垫料的湿度,尽量避免扬尘出现,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同时,要每天清扫舍内卫生,将饲喂台上的粪便、垫料残渣清扫到垫料区;对猪粪便要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均匀分布在垫料区,尽量不要堆积,以加快其分解。
垫料定期翻耙:
进猪以后的发酵床,要定期翻耙,主要是为了提高发酵床的透气性。进猪以后从第二周开始,一般每周根据垫料湿度和发酵情况翻耙垫料1~2次,深度在30厘米。如垫料太干,视情况向垫料表面喷洒适量水分,用铁铲把特别集中的猪粪分散开来;在特别湿的地方按垫料制作比例加入适量锯末、谷壳等新垫料原料或调到别处。用铁叉把比较结实的垫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处整平。从进猪之日起每50天,大动作深翻垫料一次,并视情况补充适当水分、垫料原料和发酵菌种。
猪舍环境控制因素:
垫料湿度:在自然养猪法猪舍中,垫料湿度决定了菌种发酵效率,也就决定了上述空间环境。一般垫料湿度控制在50%~60%,即用手使劲捏握垫料后成型 ,放开手散开为标准,过干过湿都不宜。在此范围内,有益菌在猪粪尿上迅速繁殖,粪尿分解速度明显加快,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明显减少,舍内少蝇蛆滋生。
湿度与温度:一般猪舍事宜的相对湿度为50%~75%时,在此范围病原体不易繁殖。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只对温度要求不同。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空气中粉尘浓度增加,病原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加快,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增加,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原菌的繁殖速度加快,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猪发病后怎样处理:
与一般规模化养猪场相同,在猪厂应修建隔离舍,猪发病后应及时转到隔离舍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始终保持生产区所饲养的猪都是健康状况良好的。如对猪使用抗菌素等药物,其排泄物会对垫料产生一定的影响,治愈后观察1周或停药后一周后才能进入发酵床再次饲养。对污染严重的垫料要进行销毁处理,污染较轻的垫料重新堆积发酵后可继续使用。
夏季猪舍怎样降温:
一是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风,有湿帘的开启水帘墙降温;二是洒水或者喷雾降温;也有,在走道灌水降温。三是通过调低垫料厚度、制作垫料丘(把垫料集中在某区域)等方法,抑制垫料发酵,起到降温的目的;四是降低饲养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