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银川市启动治理渣土洒漏和扬尘污染“战役”以来,银川市城管委整合全市执法力量60余人,联合城管、公安、建设、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成立了6个综合执法组、一个督导组和一个宣传组,明确目标任务,实行包片管理、责任到人的强硬措施,采取设岗拦截与机动巡查、源头治理与末端处置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源头防控、中间查控、终端管控三个环节的管理,使我市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运输得到进一步规范,通过清扫、冲洗、洒水等措施,使建筑工地周边大气扬尘得到有效控制,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全、洁净的城市环境。
一是设卡拦截和机动巡查相结合,严格规范渣土运输车上路行使。在市区金凤区亲水北大街绿博园建设筹备处、亲水北街第八标段、兴庆区北塔东路江宁国际工地和西夏区同心南路与黄河西路交汇处等主要路口设置了8处城管执法岗亭,安排执法人员在夜间8点至凌晨6点进行重点值守,严查渣土车辆不盖篷布、车轮带泥等洒漏飞扬行为。同时对工地建筑施工实行了动态跟踪监管,对正在建设的工地进行重点关注,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巡查频率。截至目前,先后查处各类渣土洒漏事件12起,检查教育运输车辆600余辆,下发《责令限期改正告知书》28份,对50余辆违章渣土运输车辆进行了经济处罚,收缴罚款1.8万元。
二是源头治理与末端规范相结合,严防渣土扬尘污染环境。造成渣土洒漏和扬尘的主要环节是渣料的装车和卸车两个源头,只要管住这两个环节,渣土治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市城管局首先对市区在建开发项目工地进行重点管控,采取设置封闭围墙、硬化工地出入口、加装车辆冲洗设备、安排专人值守等四条硬措施,从根上对工地和车辆污染进行治理,先后对15家建筑工地出入口进行了硬化,并加装了车辆清洗设备,对出入工地车辆进行统一清洗。对卸料场地采取同样的办法予以规范,同时要求企业加大工地洒水降尘的频次,从源头上防止了扬尘。
三是“三化”、“一证”规范渣土运输行业。城管局对银川市建筑渣土运输市场实行了“三化”管理,即拉运法人化、运输密闭化、行程可溯化,凡是运输车辆必须进行密闭化作业,否则一律不准上路。在运输车辆加装GPS 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等装置,与市数字化监督指挥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实施24 小时监控。针对建筑工地拉运渣土车辆私改准运证的现象,从5月1日起启用新型带二维码防伪标志的准运证,新的渣土准运证严格按照“三定一密”的原则进行审批发放,即规定运输时间、规定行驶路线、规定起止地点和全程密闭运输,有效规范了渣土运输行业的管理,截至目前,已换发新型渣土准运证205张。
四是行业自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及时处理污染路面。首先要求施工企业在工地配备清扫用具和冲洗设备,不定期对工地出入口200米范围进行清洗。执法巡查人员一旦发现路面污染,第一时间采取机械冲洗和人工洗扫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处置,确保城区道路干净整洁。截止目前,城管环卫部门先后打扫、清洗带泥污染街道15处、1.8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