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映,怀孕和分娩会不可避免的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每个产后的女性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盆底疾病问题。为了能让每一位孕妇重视并且有效的预防这一健康隐患的出现,专家建议,在分娩后的42天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据了解,我国有高达45%的产后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但凡是生育过的女性,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需要进行对盆底的评估、筛查与检测。
据悉,女性盆底康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通过搭建女性妇科盆底功能障碍诊疗、产后盆底康复及围产期女性心理干预临床中心,发展相关健康产业,建立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评估体系,提升临床实践规范,为女性盆底健康及心理健康提供科学评估诊治,从而推动国民健康幸福指数。
盆底康复中心主要包括两大板块:产后盆底康复理疗和围产期心理健康干预。
产后盆底康复主要是对先进行受试者的盆底肌肉功能评估,然后进行盆底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训练,可视化的Kegel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最后再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运用了“评估-治疗-评估”的康复模式。
而围产期心理健康干预围产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产褥期产妇的应对方式及降低抑郁评分,同时可以稳定产妇的情绪,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以的情绪状态顺利完成分娩起到恨大的作用。
专家强调,生完第一胎的产妇,建议产后42天就要做筛查,出现盆底功能损伤严重的,就做电生理治疗。因为产后6个月内,是盆底康复治疗的‘黄金期’。通过盆底功能检查和盆底B超,就能诊断。这样即使今后再生孩子,损伤也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