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近年来,种种珍稀老银币更是在钱币拍卖会上独领风骚,突破百万元成交记录的珍稀银币也司空见惯。如在2006年上海隆顺实业生长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马定祥珍藏中国历代钱币”专场中,一枚“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背嘉禾图”壹元样币以143万元的高价成交
银饼,熔铸成饼状的白银。汉代以后即有铸造。清代某些地方和商号模拟西欧银圆形制自铸的银圆,也称“银饼”,是我国古代流通的一种银制钱币。
上个周末,我加入一藏友聚会,有幸见到一枚道光年间的台湾寿星银饼,这可是不多见的宝物,把玩之余,索性将寿星银饼照相下来,空闲时刻,也能打开电脑,浏览一番,虽不是自己的物件,但能浏览到也是一种快乐。
这枚寿星银饼直径为39毫米,厚2.5毫米,品相完善,包浆自然,此币俗称老公银,老公饼。清道光十七年至十八年(1837~1838年)张温在台湾州新党郡庆白口举行起义,台湾地方政府为筹集军饷而铸行了这种银币。其具有早期打制币的特点。币面中上部为寿星像,左右为“道光年造”,“足纹银饼”的篆文。反面为一宝鼎图案,周围环列满文“台湾府库”,尚有十二圆圈和十六星点,存世少少,很是值得珍藏。
清代银饼_ 近年来成交记录:
1838年-1850年道光--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838年-1850年道光--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年台湾道--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台湾道光年造老公银饼清--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湖南官钱局造省平足纹--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由于它们都是以人工土法打制而成的,制作工艺较量粗拙,形如饼状,故被称作“银饼”。
约莫十年前春季的某日,我去上海云洲古玩市场“淘宝”,几圈转下来,没什么收获。正欲脱离时,一位在此设摊的李老板叫住我:“帮我看看这工具值几多钱?”说着他战战兢兢地从包里掏出一枚银币递给我。我一看,惊喜得差点叫作声来,竟然是一枚品相较好的晚清时期刊行的上海王永盛足纹银饼。
反面中央铸一宝鼎图案,外环铸满文“台湾府铸”四字。这种寿星银饼的铸行时间,自道光年间始,至同治年间终,共历时三十余年。它纪录了我国一段的历史,具有主要的文化意义和珍藏价值。
带给您更多的收藏知识和最有爱、有趣、有价值的正能量资讯!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