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为珍藏和研究利便,将“康熙通宝”钱背满华文的二十局名合编在一起,形成一首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但还泛起了“巩”字,又有“密”、“川”、“贵”、“西”等钱局的康熙钱,至今仅见有“巩”、“西”两字,其它尚未见到实物。近镇海区康熙通宝“宝川”钱币的发现,映证了恒久以来有“川”字康熙通宝一说。
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香港皓古拍卖整体有限公司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康熙通宝2221枚。
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誊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凭证反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华文钱。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刊行了由天下20个造币局铸造的通宝(俗称制钱),均为天下游通,其中有两种是山西省的太原和大同铸造。
制钱系古钱币的俗称,是以铜为主要质料的贱金属铸造,因其圆形中央有方孔而被历代文人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先生”。后人对各个朝代的制钱有差异称谓,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统一钱币)、“汉五铢”(汉朝)、“周布泉”(北周)、“唐开元”(唐朝)等。
康熙通宝_ 近年来成交记录:
“康熙通宝”背宝源局花钱---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康熙通宝罗汉套子钱一组四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康熙通宝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康熙通宝”背满“宝”汉--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康熙通宝背云折三-----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康熙通宝罗汉式背满汉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宝源局“康熙通宝”开炉--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康熙通宝差异钱局九百七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代宝广局“康熙通宝”背满--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清代康熙通宝部颁式小平二--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近,镇海区次天下可移动文物普查队员在对该区文保所珍藏的一千多枚清朝康熙通宝铜钱举行数据收罗时,惊喜地发现了一枚由宝川局鼓铸的康熙通宝铜钱,这为研究清代康熙年间的钱币文化提供了难堪的实物依据。
该钱币直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2.09克,正面文字是“康熙通宝”,其背为满文记局“宝川”。可遗憾的是,该钱币磨损严重,中央又被钻有四个小孔,遭到了损伤。
藏界曾有这样的说法,甘肃巩昌铸“巩”字钱,山西铸“西”字钱,顺天府密云铸“密”字钱。但专家却以为:“背铸巩西密,实物极有数,真假难分辨”。此外,尚有福建宝福局所铸纪年的庚子钱,专家又以为:“一套12枚,枚枚是珍品,铸时传于今,图录未见齐,望影去追求,徒劳费心机。”
带给您更多的收藏知识和最有爱、有趣、有价值的正能量资讯!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