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受艺术品市场整体环境影响,寿山石展览展销成交额回落至2.25亿元,而到了去年(2013年),市场上拍量和成交额都有了明显回升。上述4家公司,再加上文化艺术品交易,2013年的总成交额达到3.31亿元。
寿山石雕的地位十分特别:一开始便被作为雕刻粗用器具的原材料,寿山上的僧侣,闲时就地取材,用寿山石雕香炉、念珠、佛像等,还被广泛作为殉葬的石俑。这些早的雕件绝大多数都石质粗劣,雕工粗陋。如今很难见到明朝以前,工好材优的寿山石圆雕,甚至,连质地粗劣,雕工简陋的圆雕也难见到。显然寿山石雕在当时只被当作一种廉价粗俗的日常品。缺乏可作为考据的实物,无疑给寿山石文化史的考证增加了难度。
寿山石雕的文化创意
寿山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珍稀彩石。它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山峦。寿山石斑斓温润,玲珑可人。而雕刻工艺师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寿山石“清水出芙蓉”的清丽和灵性,使人赏之如醉如痴。
近年来寿山石在展览展销市场也屡创天价,今年1月19日,某展览展销公司一件重达546克的寿山石以RMB34,56万(不含佣金)成交。展览展销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买走3456万元寿山石的王先生,没有透露其职业,不过,据他们了解,在展览展销现场的石友圈人士占了一定比例,还有另外一些是开始对石头感兴趣、有一定资产的人士,现场就有七八四位身家过十亿的“老板”,其从事的行业有运输物流,也有房地产的,“其中,有位老板在展览展销前,就想把几块价值高的精品石头,包一起买走”,如果一起买走这些石头的话,要花费过亿。
如今,寿山石雕收藏热浪滚滚。举例说明,有些人认为凡是以荔枝冻石雕刻的作品就必然升值,而不顾其工艺是否精美,意境是否具有文化内涵,只要是荔枝冻石的,不论好坏,统统争相收藏。这种观点误解了文化收藏的价值观,是不可取的。
在清代帝王的眼里,田黄的地位超过一切的珍宝。而民间相传,田黄石可以驱灾避邪,益寿延年,所有这些都为田黄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自清乾隆以来,田黄石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至宝,也正因为如此,寿山村的水田自清代以来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的田黄几近绝产,在民国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一块极普通的田黄也要数万元人民币,其价格早已超过“一两田黄十两金”,而精品田黄更是价格惊人。
带给您更多的收藏知识和最有爱、有趣、有价值的正能量资讯!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