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的北京古天一秋拍中,一枚约148克重的“龙石”款田黄方章经过多次激烈竞拍之后,以15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725万元,每克单价仍超过10万元。无独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约为108克的“清早期·田黄石七宝罗汉像”也拍出了931.5万元的高价。
当前收藏界辨别田黄有三大标准,即“石皮、红筋、萝卜丝纹”,即“无皮不成黄,无格不成黄,无纹不成黄”。对此通用标准,著名田黄鉴定专家王敬之认为,这也不能。“千种玛瑙万种玉”,他在福州就看到许多无皮无格的田黄,都是田黄中的珍品。
中国人喜欢田黄石,是因为它从印石开始就与文人墨客息息相关,上至君王,下至学士,无不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痕迹。而当今人们审美水平逐渐提高,对艺术品市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无论是作为印章和文房摆件,还是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都对精品田黄青眼有加。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而值得收藏的、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
伴随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和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热,田黄原石在2006年底价格达到了历史,精品价格达到每克4000元,普通品的价格平均也有每克1000元。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089.28万元成交,位居历年田黄石展览展销TOP10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的作品。同为杨玉璇作品的还有排在第六名的拍品“明末清初田黄冻达摩面壁像”,于2010年5月16日由中国嘉德以1568万元拍出。
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
带给您更多的收藏知识和最有爱、有趣、有价值的正能量资讯!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