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漆婴戏图铜镜五子夺魁、状元拜相等形象反映了人们望子成龙的社会意态和头脑意识。周铭:“青岚有彭氏,父子造照子,造镜营心境,乐为结善缘,镜可正衣冠,正经重容颜,心镜亦须明,光照天地间,宝镜勤扫除,心志莫自捐,旦夕对镜问,君心可自安。”字里行间都陪衬出彭氏父子对铸镜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其所想表达的雅致风度和清亮气节。
我们从中国嘉德2005年以来铜镜专场上拍量、成交额、成交率及各场次单方铜镜的成交价,就可基本厘清六年来铜镜的市场行情。2004年秋拍时,该公司的上拍55方铜镜仅流拍1方,只是成交价钱较低,多数在几万元拍出,价钱凌驾10万元的仅3件,唐代双鸾瑞兽葵花镜以27.5万元居首位。
百子图又称婴戏图,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题材之一,艺术家通过描绘古代儿童嬉戏玩耍的场景,来表达人们对子孙满堂,祈福祥瑞的优美憧憬。从汉墓壁画场景中无意泛起的儿童形象,到宋代惟妙惟肖、主题鲜明的婴戏图,再到明清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种种艺术品上的百子图,都生动地反映了其时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富厚的民俗文化内在。
铜镜研究专家孔祥星以为,“从天下规模看,铜镜概略可以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一是以我国代表的圆板具钮镜(在圆形镜背上有钮)系统,一是以埃及、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圆板具柄镜(镜身下部有供手握的铜把)系统。”清代铜镜珍藏家梁上椿在《古镜研究总论》中曾对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生长历程列出过一个演变历程:“止水——鉴盆中静水——无水光鉴——光面铜片——铜片反面加钮——素背镜——素地加彩——改绘彩加铸图纹——加铸字铭”。从考古出土实物考察,中国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就已铸造铜镜,至清末,中国使用铜镜历史长达4000多年。时代履历了战国、两汉、隋唐时期的铸造盛世,宋、元、明时期的世俗化时期,生长到清代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
宋金时期磁州窑、定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瓷窑都在罐、瓶及瓷枕等物上创作出大量婴戏作品,除了平面创作,宋代还创烧了造型别致生动的孩儿枕。这一时期,在铜镜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少婴戏图的身影,高浮雕的图案突出了孩童稚趣的一面,可爱至极。
2008年春拍铜镜专场256件(铜镜105方),成交率82.42%,成交额636.46万元;秋拍专场拍品264件(铜镜131方),成交率58.33%,成交额635.58万元,估价55万至70万元的元代缠枝花卉镜拍到100.8万元,是首方价超百万元者。2009年春拍上拍284件(铜镜199方),拍出72.54%,成交额586万元,单方铜镜拍卖的价钱继续走高,估价50万至60万元的隋唐十二生肖四神镜拍至112万元;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6中华文化{春季}艺术品交易博览会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为了迎合市3.15打假,使行业能够更好的规范交易。本次主办方:上海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协办方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次领导嘉宾:刘振元(原上海市副市长;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顾问“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龚心瀚(宣传部原副部长)何添发(全国政协10届常委,中国侨联原党组书记,常委副主席)刘文庆(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以及全国著名收藏家等。
特邀鉴宝专家
钱屿: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从事古钱币研究三十余年,著译有{钱币},{中国当十铜元}等著作,专攻古今钱币杂项钱币。
王金潮:国家文物局出入境责任鉴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文物局文化保护专家组学员,曾大山金缕玉衣的修复。
郑国栋:从事古玩鉴定工作30余载,全国各地古玩交流会特邀嘉宾,主修多种类文化鉴定,常年奔波于市场前线。
王如龙:曾先后师承多位国内著名鉴定专家,从事文物。古玩鉴定三十余年,多次受邀参与全国性文物古玩交流活动并演讲致辞。
唐恺: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会长。
新球文化艺术品:阚老师
欢迎来电咨询:(24小时服务热线)
也可以发送图片到QQ:进行估价
添加号: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