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铜钺钺是古代的兵器,也是政治、军事权力的象征。在考古发现中,通长在30厘米以上的大型钺,均出土于较大型的墓葬中,而墓主皆为高级贵族,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铜钺也不例外。
这件青铜钺于1965年在山东省青州市(时为益都县)苏埠屯一号墓出土。负责墓葬发掘的是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当时他刚刚大学毕业,被派到苏埠屯进行考察。当他来到现场,一看墓土有三四十米长,被吓了一跳,因为这是一个罕见的大墓。
钺身呈梯形,内作长方形,刃和阑部平直,上下边微内凹,阑内侧的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内长7.8,宽6.3,钺身阑长31.2,上下边各寛27,刃长38.3,通内长33.4厘米。重4.27千克。此钺形体巨大,气势恢宏,其器形之巨,在所见商代铜钺中仅次于妇好钺。
钺在古代有着几种不同的用途。首先,它是一种实用的作战兵器,《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总之,钺除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和刑具外,更主要的则是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苏埠屯大墓出土的这两件人面钺,形制伟大,远远超出了实用器的标准,且成对出土。
人面铜钺_近年来成交记录:
战国青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青铜钺(两件)青铜钺(两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青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春秋青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青铜钺(两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春秋人面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青铜钺(两件)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兽面纹铜钺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通高35.2厘米,肩宽26.1厘米,刃宽34.8厘米。此钺钺身较宽,刃微胡,整体形制刃宽大于肩宽,方内短窄,上有一长方穿,平肩上有两长方穿。这件人面铜钺1966年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因此,该人面铜钺又叫亚醜钺。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6中华文化{春季}艺术品交易博览会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为了迎合市3.15打假,使行业能够更好的规范交易。本次主办方:上海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协办方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次领导嘉宾:刘振元(原上海市副市长;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顾问“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龚心瀚(宣传部原副部长)何添发(全国政协10届常委,中国侨联原党组书记,常委副主席)刘文庆(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以及全国著名收藏家等。
特邀鉴宝专家
钱屿: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从事古钱币研究三十余年,著译有{钱币},{中国当十铜元}等著作,专攻古今钱币杂项钱币。
王金潮:国家文物局出入境责任鉴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文物局文化保护专家组学员,曾大山金缕玉衣的修复。
郑国栋:从事古玩鉴定工作30余载,全国各地古玩交流会特邀嘉宾,主修多种类文化鉴定,常年奔波于市场前线。
王如龙:曾先后师承多位国内著名鉴定专家,从事文物。古玩鉴定三十余年,多次受邀参与全国性文物古玩交流活动并演讲致辞。
唐恺: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会长。
新球文化艺术品:阚老师
欢迎来电咨询:(24小时服务热线)
也可以发送图片到QQ:进行估价
添加号: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