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关于宋钧瓷的几项鉴定指标

  • 发布时间:2016-04-19 11:36:56,加入时间:2015年06月18日(距今3611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华远国际中心3409室
  • 公司:湖南洵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糖,手机:13983379906 微信:tangxiaoqin88888888 QQ:1434742275

  :

  1、宋钧瓷全部施加褐色护胎釉,只是时段不同施釉方法不同。元代钧瓷因为技术发展,已认识到很厚的钧釉没有必要再施护胎釉,因此缺少这道工序,应该说这是元钧工艺的进步。

  2、宋钧瓷不应仅仅是官钧瓷,因为官钧瓷是北宋晚期在早期钧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唐代鲁山窑的拓釉花瓷,就不会有宋钧瓷,更不会有宋官钧。因此鉴定早期钧瓷,应以早期钧瓷标本为比对,不应像有些专家那样以宫廷所藏宋官钧为样本。

  3、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并不是每器必有,应是随釉料混合情况和烧成环境不同偶然出现,一般是在大器施釉较厚的部位出现,有的还不太明显,似泪痕状。

  4、宋钧瓷胎骨致密,有星点状细小杂质,一般烧结程度处于半生烧状态,敲击有较沙哑的硬木声。

  5、宋钧瓷的整体造型一般比较秀美,上部胎骨薄,往下逐渐加后,透过护胎釉可见手工旋胎蚊痕。

  6、宋钧瓷釉面有分布不均的棕眼,棕眼四周都有褐色杂质颗粒,这一点是区别于元钧的主要特点。

  7、宋钧瓷的圈足一般呈外撇的八字形,足跟平切,露褐色护胎釉,精整器物底足内施与器身一样的钧釉。

  8、早期宋钧瓷釉色多是天蓝中混有灰白色,外观呈现清代的“炉钧釉”色。

  9、宋钧瓷由于普遍施加褐色护胎釉,因此有“紫口铁足”现象。附带说明一下,从工艺角度看宋钧瓷的“紫口铁足”现象,应不是胎内铁份氧化所致,因为胎被釉层遮盖,即便胎内的铁份有些许被氧化,也不至于出现明显的色度变化。 因此,应是护胎釉的呈色。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