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金币大清金币由于背面图案为一蟠龙,故俗称“龙洋”。因铸行量较小,又属贵金属币,愈显珍罕,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并仍具升值潜力,是收藏者难觅佳品。1998年该枚金币拍卖估价在~元人民币之间。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
“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1943年5月《泉币》第十八期)编辑提及张絅伯于1920年间得吉林厂平三钱,意大利外交官罗斯愿以丙午及丁未大清金币一对交换;当时厂平市价一百数十元,而金币每枚不过五十元。到了四十年代,“厂平银币之价犹昔,而金币每品,万金亦不易得。”另戴葆庭在同年9月《泉币》第二十期提到丁未一两金币:“图桉简洁,文字纤秀,与丙午金币,同属稀品。”、“当时以铸额不多,而金本位制又未确定,流入市侩之手,多鎔为饰物,昙花泡影,亦可叹也。民初,其价甚廉。”可知丙午及丁未大清金币虽未发行,在民初之时却有相当数量流入民间。
大清金币_近年来成交记录:
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大清--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大清--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图中金币为光绪丁未年金币,正背两面分别铸铭文及图案。正面铸有双线外郭,内圈有联珠纹。顶边铸右读楷体“光绪丁未年造”六字,底边右读为“库平一两”。珠圈内部直读楷体“大清金币”字样。币背铸有正面五爪金蟠龙一条,祥瑞云朵围绕周围,外部两条,外侧为细线条,内侧有一联珠纹圈。大清金币的造型已接近新式钱币,但是币面上的铭铸仍说明没有完全脱离“秤量货币”体系。
由于朝野均对现代货币学瞭解有限,清政府在“元两之争”与“金银本位”之间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在币制改革争论时病急乱投医,许多版本的样币根据不同的谕示产生,丙午及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只是其中之一。晓得这些特殊背景,才能瞭解中国货币史上的许多现象。
与作者交流可加:,QQ:
交流热线: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16中华文化{春季}艺术品交易博览会 ,上海市携手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为了迎合市3.15打假,使行业能够更好的规范交易。本次主办方:上海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协会 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协办方上海新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本次领导嘉宾:刘振元(原上海市副市长;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顾问“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龚心瀚(宣传部原副部长)何添发(全国政协10届常委,中国侨联原党组书记,常委副主席)刘文庆(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以及全国著名收藏家等。
特邀鉴宝专家
钱屿: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从事古钱币研究三十余年,著译有{钱币},{中国当十铜元}等著作,专攻古今钱币杂项钱币。
王金潮:国家文物局出入境责任鉴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文物局文化保护专家组学员,曾大山金缕玉衣的修复。
郑国栋:从事古玩鉴定工作30余载,全国各地古玩交流会特邀嘉宾,主修多种类文化鉴定,常年奔波于市场前线。
王如龙:曾先后师承多位国内著名鉴定专家,从事文物。古玩鉴定三十余年,多次受邀参与全国性文物古玩交流活动并演讲致辞。
唐恺:上海市民间收藏研究会会长。
新球文化艺术品:阚老师
欢迎来电咨询:(24小时服务热线)
也可以发送图片到QQ:进行估价
添加号: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