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龙清代官窑瓷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尾巴呈秃顶状的龙纹,简称“秃尾龙”。该龙除缺少扫帚形尾部,再无异样特征。明清两朝,此种龙纹仅清代御厂瓷器独有,尤以康熙朝制作最盛。清朝袁枚所著《子不语》中记载了一个传说:天上有一龙,被罚至人间,投胎于山东文登县毕氏妇腹中,产后化为小龙,其父以刀断其尾部,于是成为秃尾龙。该龙断尾后飞至东北,落户白龙江,化名黑龙。成人后与江内危害百姓的白龙苦斗几番,最终获胜,成为江中主宰,从此沿岸风调雨顺,黑龙也被尊称为“秃尾巴李龙爷”。为纪念其功绩,当地人们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使用至今。黑龙江流域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一直被清政府视为“龙兴之地”。出于对故乡的依恋,入关统治者在官窑上使用本族家喻户晓的秃尾龙,饱含满族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同时,秃尾龙纹饰还是清朝统治者炫耀朝政BIAN革的有力宣传工具,在官窑瓷中的大量使用,意味着改朝换代。康熙朝是秃尾龙纹应用最广泛时期,按当时秃尾龙的爪数可将其分为三爪、四爪、五爪三大类,当中五爪类使用最多。从使用习惯看,内府基本把它作为以往的普通龙纹处理,例如明后期御厂的捧寿龙纹在清代也常被秃尾龙纹取代。康熙朝秃尾龙造型不多,却带有浓厚的本朝风格。随着世代更替,秃尾龙纹饰也逐渐被淡忘,乾隆之后的秃尾龙纹制品越来越少,慢慢又回归到角龙造型。
龙凤呈祥 “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四灵之一。《诗·大雅·卷阿》中记载“凤凰于飞,翙(huì)翙其羽”,用来祝福夫妻和谐美满。《孔丛子·记问》中记载:“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因此世间多以龙凤纹相互搭配,既代表皇权至尊,也暗喻吉庆,即“龙凤呈祥”。
明清时期,龙代表帝王,凤也就相应映射皇后。随着御厂应龙、夔龙、螭龙以及秃尾龙纹的逐渐出现,与之相应的龙凤搭配的纹饰也产生。从较早定型的角龙凤纹,到后来的应龙凤纹、螭龙凤纹等,多为凤居左、头朝下,龙居右、首向上的布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意识。将元明清御厂常用五种龙纹造型列表对比总结,可知螭、夔皆无鳞,为兽足造型,这很可能与传说中的二者皆为兽有关。根据螭、夔、应龙三者各自异同点,可以简单归结:四足、无鳞、无翼者为螭龙;双足、无鳞、有翼者为夔龙;足可有可无、可二可四,有鳞有翼者为应龙。秃尾龙除尾巴光秃外,其他特征与角龙无异。从元明清三代龙纹的使用情况看,明朝宣德年间同时出现螭龙、应龙、夔龙三种新颖造型,说明当时御厂制瓷创新、变革力度之大。虽然后朝御厂制瓷业几度繁荣,但造型主要以宣德朝为基础。所以说,宣德朝制瓷在明清御厂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并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另外,多种不同龙纹造型的先后出现,也反映出御厂纹饰设计在吸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还在不断演变与创新。
深圳瀚唐国际注册资金五千万RMB。是由国家认可、文物局批准,是中国最有实力的拍卖企业之一。
公司現擁有壹支高層次,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具有豐富的拍賣策劃及運作經驗。拍賣會上堅持實物實展,實拍。旨在为海内外藏友提供最专业安全、高成交率的拍卖服务平台。
公司擁有壹支世界級的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并常年聘请国际权威艺术品鉴定评估机构为各届世纪拍卖会参拍拍 品进行预审甄别,確保拍品的質量及拍品的來源有序。
地 址:廣東省深圳市罗湖區南湖路国贸商业大厦
電 話: (陳先生)
》》》藏品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海派画家及当代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古典家俱、金银器等;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