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G1000 矿用粉尘浓度传感器 MA

  • 发布时间:2022-04-28 10:40:42,加入时间:2011年08月29日(距今5064天)
  • 地址:中国»重庆»江北:重庆市渝北区花卉园西二路
  • 公司:重庆山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经理,手机:13508370510 电话:023-67723273 QQ:1151592931

张经理    

GCG1000 粉尘浓度传感器
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0.1~1000mg/m3
测量误差 ±15%
输出信号 200~1000Hz、1~5mA
采样流量 2L/min
电  源 12-18 V DC
  外形尺寸 300×250×300mm
重  量 7kg
 
 GCG1000 粉尘浓度传感器功能及特点
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是根据MT《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表通用技术条件》和Q/LGKJ《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企业标准及GB3836.4-2000标准中Exib I本质安全等级设计。产品吸收消化了国内外先进的测尘技术,直接检测空气中浮游粉尘的质量浓度,通过数码管现场显示并转换成频率信号输出,供矿井监测或其他测控系统使用。本产品具有测量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可预置K值、直接显示并输出粉尘质量浓度的特点
GCG1000型粉尘浓度传感器采用光散射原理直接测量总粉尘浓度,测定数据就地显示,同时输出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适应的频率、电流信号(二种信号任选一种),供监测系统处理,是固定安装在作业场所的监测仪器。由采样头、检测装置、单片机系统及抽气系统组成。适用于煤矿及其它粉尘等有危险性的环境中进行现场连续监测总粉尘浓度。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粉尘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污染状况。

五、工作原理
外部含尘空气在风扇的吸引下进入吸引口,经导流装置(遮掉外部光线)进入检测器暗室。暗室内的平行光与受光部的视野成直角交叉构成灵敏区(图中斜线部分),粉尘通过灵敏区时,其90℃方向散射光透过狭缝射进来由光电倍增管接收并转换成光电流,经光电流积分电路转换成与散射光成正比的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输入单片机,单片机计算出粉尘的质量浓度并显示和信号输出。
 
六、操作与使用
 
2、使用
接通电源,风机启动3秒后,仪器故障灯、报闪烁(面对仪器从左向右依次是:报警、故障、信号、电源指示灯),数码管显示“日.日.日.日.”并闪烁,仪器进入自检,十秒后自检结束,仪器显示测得的粉尘浓度,并输出粉尘浓度值相对应的频率值。
3、仪器的标定
粉尘光散射比例系数的标定可以采取平行采样标定法。平行采样标定法是在传感器的旁边放置一台标准粉尘采样器,在传感器测量的同时,用该采样器采样,并记录下传感器的测量数据10组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传感器的测量值,标准粉尘采样器采集粉尘后,用天平称重法测定粉尘浓度值,并作为标准浓度值,按公式(1)计算比例系数。
粉尘光散射比例系数计算公式:
                                          K=C标/C测…………………………………………………(1)
式中:K——粉尘光散射比例系数;
      C标——用天平称重法测定粉尘浓度值,mg/m3;
        C测——传感器测定粉尘浓度值,mg/m3。
仪器在出厂前已经标定,用户使用过程中应一年标定一次。我公司有先进的粉尘浓度标定设备,请委托我公司进行标定。
4、仪器的校正
(1)K值的输入
打开仪器前面的保护板露出仪器的按键,按“K值”键,仪器显示“c000”右边“0”有闪烁现象。此时按“调整”键可使正在闪烁数字加一,如反复按“调整”键可使数字从0~9循环,按“选择”键可循环选择闪烁的数码管,K值(001~999)输入完毕后,按“确认”键则仪器以当前输入的K值参与计算,若按“放弃”键则用户输入的当前K值无效,仪器以前的K值不变。
(2)本底噪声的测量
打开仪器前面的保护板露出仪器的按键,按“校准”键,仪器显示“0000”,此时用户按“校准”键则仪器显示有四位数据“××××”这便是现场当时的本底噪声(本底噪声应在洁净干燥气流中进行测量)反复按“校准”键显示数据稳定后便是现场当时的本底噪声,用户按“确认”键则确认当前的本底噪声;若用户按“放弃”键则放弃使用当前测得的本底噪声。
(3)报警值的设置
打开仪器前面的保护板露出仪器的按键。按“选择”键仪器显示“b000”用户可用“调整”键和“选择”键配合设置粉尘浓度报警值(001~999)。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