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多采用磁选——重选流程、磁选——浮选流程或重选——磁选——浮选流程。有的选厂先用重选方法回收赤铁矿。再从重选尾矿中用磁选方法回收磁铁矿;也有用浮选法 (挪威拉那选厂)和用电选法(加拿大瓦布什选厂) 进行精选,或在最后一段选别前用细筛处理。
磁选——重选流程首先用弱磁场磁选回收磁铁矿,而后用重选法从磁选尾矿中回收赤铁矿;
磁选——浮选流程则以浮选作为分选赤铁精矿的主要过程,用重选法回收粗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用磁选法回收细粒磁铁矿。
对于致密结晶的赤-磁铁石英岩,采纳之重选法广泛地用于选别粗粒嵌布矿石,强磁选或浮选用于选别细粒矿石。对于黏土质赤-磁铁矿石,主要用洗矿或干式磁选
粉碎设备差:目前国内粉碎技术处于低产量,高耗能,配件调整/更换频繁,入料/出料粒度控制难,的开发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粉碎作业时要求入料粒度范围小一般≤25mm,产量在1T-10T/h,锤头和衬板根据矿石硬度不同分为1-3天一次调整,3-7天一次更换,极大的影响了正常作业。出料粒度7-0mm占50%,经常出现筛分装置使用率低,如遇矿物潮湿会大面积集堵筛孔。如遇内置筛分装置的粉碎机,很大几率出现闷机现象。闷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矿物湿度大,导致筛孔堵塞,无法下料。锤头、衬板更换不及时,造成物料无法得到粉碎,无法通过筛分装置流出机仓外,给料装备无法控制给料速度,导致粉碎机无法正常消化给予的矿物,出现闷机现象。
干选设备差:中国目前为止在永磁干选机上一直采用日本50年代的产品作为开发基础,又名:磁化轮。在此基础上分别做了:磁性加强、减弱、双选、三选等相关改进,这些相关改进分别是为了解决:磁场变化单一、矿物扫选时间短、跑尾过高、品位提升较低。无法克服并且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就是离心力,此问题对于矿物干选作业时的品位提升、跑尾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后期球磨机压力大,产量低。
②新型 干选工艺
配套设备少:基建时间短(7-10天),维修量小,运行稳定,运营成本低,耗能小,人员少。
新粉碎设备:强力粉碎机颠覆了传统破/粉碎机的工作模式,吸取了球磨机、自磨机的优点,利用衬板的转动作业有效的避免了锤头衬板消耗快的问题,入料粒度提升至80mm,节省了细碎环节,提高了粉碎产量可达50T-80T/h。由于率先大胆采用了锤头/衬板相对旋转理念(解决了闷机问题),使粉碎粒度得到了较大的控制:2mm-0mm占30%,0mm-30目占70%完全达到80%的矿物干选分离粒度要求。锤头免调整,更换期30-90天,衬板更换期:60-180天。
强力粗粉机,它的诞生代替了球磨机粗磨的工艺,在作业中不依靠水源,可将矿物磨到粒度40目-80目,耗电量150kw,达到了球磨机正常磨粉能力。它的运行原理是对球磨机的一种作业方式的改变,改变了球磨机横式作业的技术基础,采用了立式滑道作业,装球数量少,维修简单,球体与衬板的使用时间为240天左右,中间需要添加1-2次球体,每次一颗。相对球磨机而言单单在球体添加方面就减少了百倍以上,正常球磨机每天添球量1-3颗。耗电量是同等产量球磨机的50%,型号越大省电量越高,可达70%。入料颗粒提升至30mm,处理量根据入料粒度大小的不同可实现50T-100T/h,配套产品:强力粉碎机,也可直接配套鄂式破碎机,效果会有所降低,大概30%。
新干选设备:打破了传统的干选机工作方式,采用新颖的平面上吸作业,更有效的提高矿石品位,并解决了有益矿物跑尾较大的问题。有利的回避了:(传统磁选机)离心力强,扫选时间短,触矿磁极变化单一问题,有效铁矿品位提升10%-30%作业中矿物受到:3840次不同磁极作用,迫使矿物产生微度跳跃,更好的达到穿透筛选效果。后期球磨机产量相比传统提高2-3倍。
带式精选机在(带式干选机)的基础上将3840次磁极变化提升到15360次。磁力由800Oe-3500Oe转化到600Oe-2500Oe,磁场穿透力由100mm提升至300mm。可对0.83mm-0mm(平均60目,最细80目)的磁铁矿进行干选分离,分离效果可达90%,品位提升可达到50%-60%左右,可使用在缺水或环境污染地区。操控性能强,操作简单,无需任何化学药剂。
①传统水选工艺
②新型 水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