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
cast steel
钢液注入一定形状的金属或耐火材料的型腔中冷凝成的钢制品。在铸造组织状态下直接使用,称铸钢件。1740年,英国亨茨曼(B.Huntsman)发明了坩埚炼钢法,首次炼出可以浇铸的液体钢。1845年菲舍尔(J.C.Fischer)用液体钢铸造马蹄铁在英国取得专利权,开创了铸钢技术。目前一些工业国家铸钢件的产量大约占钢的总产量2%左右,苏联约占6%。铁路、建筑、冶金机械、重型矿山机械、船舶等制造部门是使用钢铸件最多的行业。
铸钢与变形钢材相比,主要优点有:铸钢件较少受尺寸、形状和重量的限制,单重可以从几克(如假牙)到几百吨,且易于铸成用其他加工成型方法难以得到的复杂形状。铸钢件可以减少机械切削加工量,提高金属利用率。使难以进行塑性变形和切削加工的合金钢成形。一般锻轧材的轴向性能和横向性能差别较大,铸钢则没有这种方向性。铸钢的晶粒比变形钢材粗大,某些高合金耐热铸钢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比锻轧材更高。 铸钢中存在疏松、偏析、收缩、气泡、夹杂、粗晶等缺陷。铸钢中这些缺陷既不象变形钢材可在锻轧加工过程中被焊合或细化,也不能用冷加工强化的方法提高性能。因而它的力学性能(主要是塑性和韧性),一般要比同钢种的锻轧材低一些,部件愈大,差异愈大。至于耐磨性、焊接性、被切削性等则与锻轧材无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