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马又叫阿哈尔捷金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而得名。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在中国,两千多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宝马”,而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天马”或“大宛良马”。
汗血马身高一般在一米五左右,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的特点是速度飞快,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的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在古代文学著作中,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在平地上跑完1000米仅用1分07秒,其速度之快的确令人惊叹。
历史上,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汗血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也曾提出过不同的观点。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中将“汗血”解释为“马病所致”。他认为,有一种寄生虫特别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钻入马皮内,因而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德效骞的这种观点得到部分外国专家的认同。但现代科学也对这种寄生虫还一无所知。另外有学者认为,汗血宝马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出现“汗血”现象。反驳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如果“汗血”真是血浆流出所致,那每一次“日行千里”或“夜行八百”就要让一匹宝马血流尽而死。而汗血宝马发源地的土库曼斯坦的养马专家称,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这一解释更能让人们接受。
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1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仅有一匹千里马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来到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后,大宛国王也许是爱马心切,也许是从军事方面考虑(因为在西域用兵以骑兵为主,而良马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国,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速度快、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中,一只部队全部由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训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纤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为什么后来消失无踪。从史料看,当时,引进的汗血马数量相当大,雌雄比例也比较适中,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在这一过程中,“汗血马”因自身的缺点而造成后人的弃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相对说起来负重能力不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身批甲胄、手提兵器,总重相当大,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并且由于马具的原因,汗血马不能驾辕,而粗壮的蒙古马则无此劣势,最后几乎所有从中亚、西亚引入的这种马都归于消亡。
汗血马从古至今繁衍生息,从未断过血脉,但总数量仍非常稀少,总共只有31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每匹的价格均在人民币1000万元左右,被土库曼斯坦奉为国宝,将其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并当做国宝赠送他国。养马是特养业新发展的一个致富项目,马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喜食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饲养容易。适应性广,耐热耐渴,饮水量少,
购进的新马先驱虫,按性别、体重分槽饲养。先饲喂易消化的干、青草和麸皮,经几天观察正常后,再饲喂混合饲料,粗料以棉籽壳、玉米秸粉、谷草、豆荚皮或其他各种青、干草为主,精料以棉籽饼(豆饼、花生饼)50%、玉米面(大麦、小米)30%、麸皮(豆渣)20%配合成。饲喂时讲究少喂勤添,饮足清水,适量补盐。
一般来讲血统主要分两大类,国外进口和国产马两大系,在中国的主要进口品种:英纯血、阿拉伯、奥尔洛夫、苏高血、喀吧金、顿河等等,国内的主要品种:蒙古马、伊利马、东北马、矮马。但是最近中国的马业在飞速发展,德国的温血,土库曼斯坦的汗血马在中国都有了身影。山东农科骏马园常年出售汉血马,经我们马场培育的汉血马远销全国十多个知名马场俱乐部,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我们山东农科骏马园欢迎全国的爱好汉血马的人士前来选购。
郑重承诺:
1. 客户可在场区内参观考察,自由挑选,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真正做到100%满意。
2. 确保品种的纯度,备有严格的档案记录,双方各一份备考,签定质量合同。
3. 免费运输。办理全国通用检疫、运输手续和畜禽合格证,做到“一证一手续”。提供运输车辆,并派人员押车护送安全到家。途中伤亡,我们全额赔偿。
4. 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为客户所购肉马进行防疫,打疫苗,保证所售健康和我场的信誉。客户初次养殖,畜牧师可随车免费跟随指导,
5. 免费传授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和咨询服务,赠送内部的《养殖技术》及光盘资料和内部饲料配方,赠送一台铡草机和牧草种子,确保您养殖成功。
6. 来场人员凭正规车票报销来场路费。
7.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马匹到家7天之内免费调换。
咨询:王经理:。办公室电话:
地址:山东省 济宁市西郊开发区 。网站《山东农科骏马园》欢迎登录访问
总经理/高级畜牧师:王经理 手机:
在线客服QQ: 号:欢迎咨询 马场全称:《山东农科骏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