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阳蓄电池的技术特点:
正负极板是由板栅和活性物质组成。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海绵状铅。
隔板:是由PVC、PE塑料、微孔橡胶或玻璃纤维等制成,主要作用:防止正负极板短路;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阻缓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防止正负极板因震动而损伤。
电解液:蓄电池采用电解液密度为1.280±0.01g/cm3(25℃)的稀硫酸。电解液的作用:参与正负极板的电化学反应;传导电流。
蓄电池的壳体(电池槽、盖)是由PP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是盛放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等的容器。
其它:圣阳蓄电池除上述主要部件外,还有连接条、端子、极柱、电眼等零部件。
圣阳蓄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1.停电后频繁均充且时间长;(芯片按AGM电池设计,到转换条件再加6-8h)
2.基站使用的某厂家的开关电源蓄电池管理系统均、浮充转换条件与胶体电池不相配,造成电池长时间过充;
3.温控线没有接到电池表面.
4.电池柜密封设计,电池不能散热.
5.开关电源浮充电压设置范围低限53.0V,高限55.7 V,电压漂移;
6.温度补偿系统开通,但传感线没接入电池表面。实际监控的温度 是电源机柜室外温度,尤其是冬天,外界温度越低,电池电压越高,远远高于浮充电压,出现长时间过充。3. 电池采用地埋方式,通风效果相对较差,不利于散热。
7.开关电源系统只有浮充制式,电压固定设置8.19~220V,现场测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达到13.68V~13.72V,(单格电压在2.28V以上);9.无温补系统调整,导致电池过充失水严重。
10.电池组长期处在浮充状态,各单体电池特性存在离散性,
11.开关电源系统无均充功能,使电池组中电池中的两极活性物质得不到激活。
高倍率放电时容量下降的原因
放电倍率越高,放电电流密度越大,电流在电极上分布越不均匀,电流优先分布在离主体电解液最近的表面上,从而在电极的最外表面优先生成PbSO4。PbSO4的体积比PbO2和Pb大,于是放电产物硫酸铅堵塞多孔电极的孔口,电解液则不能充分供应电极内部反应的需要,电极内部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而高倍率放电时容量降低。
放电电流与电极作用深度关系
在大电流放电时,活性物质沿厚度方向的作用深度有限,电流越大其作用深度越小,活性物质被利用的程度越低, 电池给出的容量也就越小。电极在低电流密度下放电,i≤100A/m²时,活性物质的作用深度为3×10-3m-5×10-3m,这时多孔电极内部表面可充分利用。而当电极在高电流密度下放电,i≥200A/m²时,活性物质的作用深度急剧下降,约为0.12X10-3m活性物质深处很少利用,这时扩散已成为限制容量的决定因素。 在大电流放电时,由于极化和内阻的存在,电池的端电压低,电压降损失增加,使电池端电 压下降快,也影响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