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鹅苗的生长速度快,肉料比高,2.6:1.肉鹅价格稳定等特点,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投资首选。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90日龄平均体重3.5公斤,耗料比为3.0:1。长白系白鹅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环境温度适应时,其羽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即:刚出壳时,雏鹅全身
覆盖黄色的绒毛;5-15天绒毛由黄变白;20-30;绒毛全部变白;30-40天尾部、体侧、羽腹开始长大毛;50天,头面部已经长好羽毛;50-55天翅膀防除锯齿状羽管;50-60天,背
部前后羽毛已经长齐;60-65天,翅羽继续生长;65-70天,大部分羽毛已经长齐;75天;已经无血管毛;毛长齐以后、无血管毛时,鹅的生长速度已经缓慢生长,渐渐换羽,所以
长白鹅上市时间为80日龄左右。
下面是根据2013年的数据对养鹅效益分析,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1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鹅苗: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30日:精料2.5斤×0.9元=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8斤×0.8元=6.4
元;70天-出栏:育肥料5斤×0.9元=4.5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2.25+6.4+4.5+1=23.75元。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23.75元后,每
只利润28元以上。
2、圈养料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雏鹅: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45日:精料9斤×0.9元=8.1元;45-75日:粗料15斤×0.8元=12元;免疫+药
费:1元;综合成本:8+1.6+8.1+12+1=30.7元。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30.7元后,每只利润21元以上。
四、鹅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放饲养,无需高水平的饲养设施,规模可大可小,适于农户饲养。
五、鹅肉营养丰富,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达17.6—18.2%,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鹅体脂肪含量仅11%左右,而瘦肉肪为28.8%左右,瘦羊肉为13%左右,而鹅脂肪中对人对
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猪、牛、羊都丰富得多,故鹅肉滋味鲜美,肥而不腻,且鹅肉胆固醇含量低,有益于人体健康,消费者都不用怕因吃鹅肉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欧洲一部
分国家素有“富人吃鹅,穷人吃鸡”的说法。鹅的抗病力较强,疾病较少,无需大量长时间用药防治疾病,产品无药物残留,且以吃草为主,鹅肉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
、保健意识的增强,鹅肉必然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因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入世后,外贸环境改善,鹅肉、鹅肥肝肥鹅产品出口量会大量增加。
六、鹅能充分利用多种农作物副产品和林木落叶转化为优质鹅产品,既丰富了鹅的饲料资源,降低了饲料成本,又能够减少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鹅的粪便又可以肥田,增
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鹅可以同鱼、果、林等产业以及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共生共长,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八、鹅体综合利用率高,增值潜力大。鹅全身是宝,羽绒、肥肝、鹅掌、鹅头、鹅舌、鹅脖、鹅翅、肠、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钱的畅销产品,通过鹅体的初加工、深加工和
精加工,可比卖活鹅、卖胴体增值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例如鹅绒在世界羽绒市场上一直是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商品,年贸易量约4.5万吨,含70%的鹅绒,每吨7.5-8万美元。中
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羽绒产量最多和羽绒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仅羽绒出口创汇8.2亿美元,羽绒制品年产值达80多亿美元;鹅肥肝是国际市场上的珍贵食品,售价为3.5-4.5
万美元/吨;鹅胸肌3500美元/吨;鹅掌4万美元/吨。国内市场:鹅头11000元/吨,鹅翅12000元/吨,鲜鹅肠18000元/吨,冻鹅肠14000元/吨,精鹅舌30000元/吨,粗鹅舌16000元/
吨。
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鹅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必将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且尚无国际竞争手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在产业结构
调整中,善借入世东风,不失时机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养鹅前景大有可为。
养鹅有哪些风险?
俗话说鸭要腥,鹅要青,养鹅是要有相当大比例青饲料的,鹅群是不太适合大量圈养的;是要有专门的牧草种植基地和天然放牧场地,想赚大钱就要养多,但养鹅场地建
设要花点钱,前期养殖可采纳大棚养殖,种草。但如果是种草养鹅,则需要付出一定土地成本,如果你所在的地方荒田、荒山比较多则非常适合,这样的话养鹅的利润也会比
较高。
中国养鹅业发展前景探索
我国养鹅业必将飞速发展。效益将会越来越好,必将为全国农业不断增加收入,让全国农村实现小康生活和向更高水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中国发展养鹅业,只有解决
好品种问题。进行产业化商品生产和不断开展鹅产品深加工,养鹅生产才能不断增产、增值,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养鹅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长盛不衰。
我国养鹅业必将飞速发展
一、我国鹅种资源丰富将促进养鹅业的发展
我国鹅品种多,仅列入全国家禽品种志上的就有12个,还有不少地方良种,而且这些品种又源于两个血缘。
由鸿雁进化来的有:狮头鹅、溆浦鹅、浙东白鹅、皖西白鹅、雁鹅、四川白鹅、武岗鹅、马岗鹅、太湖鹅、豁眼鹅、乌宗鹅、长乐鹅、永康灰鹅、籽鹅、闽北白鹅、阳江鹅、
铜鹅等等。以及扬州、四川、吉林等地又培育出新的品种。
由灰鹅进化来的是:伊犁鹅。
我国鹅种遗传基因丰富,有开产日龄早的乌宗鹅,约140天,且肉质好,出肉率高,半净膛88.8%-87.5%;有产蛋量堪称世界之最的豁眼鹅,年产蛋100枚以上;有肥肝性能较好
的狮头鹅,溆浦鹅,平均肥肝重约600克左右;有羽绒、裘皮性能好的皖西白鹅。
二、鹅的生物学,经济学特性将有利于养鹅业的发展
1、耐粗饲
鹅能大量利用青绿料和部分粗饲料,是鹅自身生理构造决定的,鹅的肌胃压力较大,其压力是鸭的1.5倍,鸡的2倍,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能力,肌胃有两层较厚的角质膜,
通过压力和砂石研磨,能有效的裂解植物细胞壁,使细胞汁流出来进行消化;鹅小肠呈微碱性环境,能使细胞壁纤维易于溶解;鹅盲肠十分发达,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尤其厌气纤
维分解菌,能使纤维发酵分解成低级脂肪酸。有学者认为鹅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可达40%-50%,鹅对青草中粗蛋白质的吸收率和绵羊相似,达76%。因此,鹅的饲料来源广,价格便宜
,饲养成本低。在舍饲条件下鹅各生长发育阶段精饲料与青绿饲料比例是:雏鹅为1:1,中鹅为1:1.5,成鹅1:2以上。在放牧条件下,如牧场草质较好下,成鹅可以少补或不补喂精
料。汕头市养鹅每年增重1千克耗精料2.2千克;江苏养鹅有的肉料比仅为1:0.75-1.5。
2、鹅适应性好、抗病力强
我国从南部海区到北部黑龙江,从西部高原到东部沿海都适于鹅的繁衍生长。鹅对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太好的房舍,冬季舍内温度只要保持在0℃以上,种蛋不受冻即可
(应在5℃以上),连生产用具也很简单。所以发展养鹅是投资少、风险小的项目。鹅的疾病很少,对养禽业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疾病,按自然感染发病率种类看,鹅比鸡少1/3
,在实际生产中更为明显,北方养鹅仅为一驱(虫)两针(小鹅瘟和蛋子瘟两个苗),南方也仅为一驱三针,多一个霍乱菌苗。
3、鹅生长周期短、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