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11、ST33电弧刨割焊条简介
焊接结构在制造、安装或设备检修中,清除缺陷经常要用碳弧气刨、氧乙炔焰、砂轮凿子等方法,但碳弧气刨会使母材表面渗碳,补焊后易出现裂纹,所以碳弧气刨后母材表面要用砂轮打磨一定深度,增加了工作量。氧乙炔焰切割的缺点是母材会被局部割坏。而电弧刨割条(以下简称刨割条)在许多施工情况下可弥补碳弧气刨的某些不足,可以简捷、高效地清除焊缝处的缺陷。但它不同于碳弧气刨,只有充分了解其特点并掌控好使用条件,才能使刨割质量稳定。
特点
刨割条的外形和普通焊条相同,它之所以能实现刨割,主要依靠其表面涂敷的特殊涂料,能在电弧高温下反应出大量气体,并沿药皮套管壁集中向前喷射,套管限制气流径向膨胀,电弧就被压缩而发生拉长,能量相对集中,弧温升高从而使电弧电压升高。一般情况下,弧压可达50伏以上。达到如此高的电弧电压,才能增强电弧的喷射力,从而吹去熔化金属,达到刨割目的。因此,刨割条的吹力与电弧电压密切相关,即电弧电压可相对表示电弧吹力大小。(用普通焊条焊接时电弧电压约为20v)。与碳弧气刨相比,其吹力虽较逊一筹,但它只需用同一焊机(交流或直流)和焊钳就可全位置清除焊缝缺陷,如裂缝、气孔、焊瘤、较小的铸造缺陷、反面焊缝清根、开坡角、打孔等;并可用于氧乙炔焰不能切割的高合金奥氏体钢、耐磨合金(如锰钢、模具)、铸铁和较小铸铁冒口、毛刺等。它的另一特点是使用灵活方便,如高空作业、施工场地分散、小管切割、短浅缺陷的清除、以及便于伸入较深较部位操作等。
刨割条的选用:
(1)用牌号为ST-11刨割条刨割金属后,其表面(局部)仅有微量渗碳现象,远比碳弧气刨为少,其堆焊金属硬度为257~367HV,此硬度远比瑞典ESAB公司的OK21.03(堆焊金属硬度为465~563HV)和德国SCHLOH公司的MULTICUT“W”(堆焊金属硬度为447~516HV)为低,它们均在熔合线有多量高硬度马氏体组织;而美国生产的牌号为MAGNA100的硬度则更高(堆焊金属的含碳量达5%)。用ST-11刨割条清除低碳钢焊接缺陷再经补焊后(表面不用打磨),对接头的力学性能无影响。
(2)ST-11刨割条与ST-33刨割条的主要区别是:用后者刨割碳钢,合金钢和普通不锈钢后,在刨割表面的熔合区无渗碳现象,其堆焊金属组织主要为铁素体,硬度很低(117~134HV)。故ST-33刨割条对减除合金钢焊后裂纹有利外,对普通不锈钢焊接接头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符合GB4334.5-84)。〔参阅《焊接技术》1997年第2期〕,但对超低碳不锈钢刨割后,其槽面须用砂轮修磨再焊接为妥。另一区别是当使用交流焊机时,ST-11刨割条的电弧稳定性优于ST-33刨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