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士蓄电池的基本原理
铅酸电池的正极为多孔性的二氧化铅,负极为海绵状的铅,极板上面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产生化学变化而放出电子,每一
单
位(Cell)至少可提供2.04 伏特(V)的电压,下面列出电化学反应:
全反应:
电动势:
在非封闭型的铅酸电池中,我们可以发现当电池经充电完成之后,若再继续充电将会导致电解液中之水份进行分解,而水分解的结
果将使得正极部分产生氢气,负极的部分产生氧气,当这些过多的气体被产生后,便会释放到外界,因此必须定期适当的补充水份
。
封闭型的铅酸电池,这一类型的电池不需保养,更不需添加水份,其中重要的关键在于电池的阴极板被设计为不会完全饱和反应
,以致于没有氢气产生,但是阳极板一旦全反应后,便会出现氧气,此时阳极所产生的氧气会和阴极的海绵状铅反应成一氧化铅,
此时生成的一氧化铅再与电解液内的硫酸反应变成硫酸铅,而允许阴极板部分放电。换句话说,由阳极所产生的氧气并不会被释出
,反而被阴极给吸收了,因此电池内部的容量并不会因此而减少,这就是所谓的密闭原理,下面列出反应方程式:
3,理士蓄电池寿命特性
所有铅酸电池,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有寿命减短的情况发生,除了两极板会发生变化,杂质的累积也会造成性能的衰减,要
如
何延长一颗电池的寿命,电池的使用方式是相当重要的,通常对一颗铅酸电池来说,会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种是浮充使用,
另一种
是循环使用。
在循环使用的模式下,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扮演相当重要的脚色,放电深度是针对额定容量之放电电量比率,通常这种
模式
是操作在电动车辆与独立电源上,使用者往往会将电池的电量消耗至一定比例才又充电,如图2所示,此时电池的寿命会因为放电深
度
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图2 循环使用寿命
浮充使用的方式则是把电池当成备用电源,连接在主电源端,例如不断电系统或紧急照明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很少遇到放
电
深度的问题。此时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就是电池置放的环境温度,若周遭温度过高将加速电池各部分劣化,过于低温则会在电池内部
产生氢
气,造成内部压力增大或电解液减少,减短寿命,图3显示了不同的环境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图3 浮充使用寿命
4,充电特性
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阳极板上的硫酸铅变成二氧化铅,当持续充电一段时间后,氧气便开始产生而引起电压急速上升,因此在充
电
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电压上限值。若是以大电流对电池充电,则会造成内部产生气化的情况,当超过电池的吸收速率,便会破坏电池
,减短
寿命,以下列出CSB BATTERY CO., LTD.的电池在充电上的限制及规范:
应用
充电电压(V/Cell)
大充电电流
温度 (℃)设定值 容许范围 循环使用 25℃ 2.452.4~2.5 0.3C 浮充使用 25℃ 2.2752.25~2.3 0.3C
表1 大充电电压及大充电电流
由图4及图5中,我们则可以发现,不管电池是操作在循环使用还是浮充使用的状态下,充电量往往必须是放电量的110%〜 120%,才
能够将电池再度完全充饱,这表示有一部分的能量在电池内部被消耗掉了,实际充电的时候必须注意,否则没有办法将电池的电量
回复到原本的状态。
图4 定电压14.7V(2.45V/Cell)下循环使用的充电特性
图5 定电压13.65V(2.275V/Cell)下浮充使用的充电特性
5,放电特性
铅酸电池上面通常会标示着容量(Ah)的符号,这个容量表示放电电流及放电至终止电压时间之积分,若是放电电流随着放电时间而
改
变大小,代表电池容量就会随着放电电流而改变,公式如下:
电池容量
选取一颗容量固定的电池,以不同的电流大小来放电,将会造成容量变化上的不同,同时也会导致放电时的终止电压有所不同,因
此
电池在放电的时候必须注意电池的状态,不可低于限定的放电终止电压,否则将会产生过放电的情况,多次的过放电发生将会使得
电池容
量失效,甚至无法充电,这一部分在CSB BATTERY CO., LTD.亦有详细规范,如表2所示,图6则显示在不同放电电流下的放电终止电
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
表2-2 放电电流与放电终止电压限制
图6 不同放电率下放电特性
铅酸电池与一般电池比较起来,还有个特别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对过放电的情况非常敏感,每一次的过放电都会对铅酸电池造成极
大的损害,这从先前对铅酸电池的介绍中便可略知一二。因此当电池过放电之后,便不可能再回复正常的容量,通常这种原因会发
生,是因为电池长时间处于放电状态。在我们实验中所使用的CSB密闭式铅酸电池,可以承受短暂时间的过放电,而且次数仅有2-3
次,在过放电后,仍可由适当的充电来回复原本的容量。对于我们要设计的充电器来说,要如何得知电池已经发生过放电的形情,
可以由图7可以得知,在充电初期会发生充电电流不变,充电电压却大幅下降的情况,经充饱电后尚可恢复其初期的容量。
图7 过放电及静置放电后之充电特性
6,铅酸电池的等效电路
铅酸电池的电气特性,就像个大电容一样,若是要将电池拿来充电,势必要对电池的瞬时特性进行分析。铅酸电池的等效电路,如
图
8所示:
图8 铅酸电池等效电路
图8 中,E是铅酸电池的电动势,L为电池内部之电感,通常
这电感量很小,会随着电池容量增大而稍微增加,但通常在分析中予以忽略。R 是极板与电解液之间所形成的电阻,通常称之为内
阻,在
实际充放电的时候,会因为电解液与极板均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以及电解液中许多杂质的因素,使得这个内阻值会不断上升,然
后直接
影响温度,因此内阻值是铅酸电池研究中重要的参数。C则是电极上之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接口之间,所形成的电容,这个值非常大
,而且容量越大的电池也具有越大的电容值。至于Zf则是与通电电流频率有关的阻抗,称之为法拉第阻抗,由电阻与电容成分构成
。在铅酸电池的分析上,主要在于侦测内部电压与内阻的变化,因此把电池视为电压源,并将等效电路简化为图9。
图9 铅酸电池等效简化电路
此专家建议,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措施,从制度上明确生产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以及回收者等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支持开展锂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究,扶持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支持碳酸锂回收的预先研究工作。此外,还要开展动力锂电池存储和处理的安全技术研究,避免电动汽车废旧电池发展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核心技术不输国外 商业化创新仍需加强
在汽车制造领域,国内整车厂商存在着核心技术优势缺乏的问题,这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不存在的。国内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不缺失,只是在工程化能力上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的正负极材料和国外相比没什么大的差距,电解液的材料也基本实现了国产,而在核心的隔膜领域,近两年技术发展也非常快。
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认为,技术上不输,缺乏的是工艺。我们的产品在实验室里做出来都不错,但规模化生产出来与外资确实有差距。这种工程化能力上的差距,主要是我们制造业本身以及制造装备的差距所造成,而这些可以通过产业化、市场化进行后期追赶。
这款新颖的防水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大大拓展获取太阳能的区域。而为了防止风暴破坏太阳能电池,当有风暴发生时,这款产品还能潜入水下避风,等到风暴过后再浮出水面。
如果能做到动力电池应用过程中的商业化创新,现在动力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等问题,都可以在拉长的生命周期中得到解决。深圳新能源材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键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还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产业整合、技术整合、资源整合,把整个产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来,否则整个产业永远停留在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阶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