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星怡蓄电池工作电压从2.5V(碳负极电池:3V,电量为0%)到4.2V(电量为100%)。当电压小于2.5V时,电池放电终止。同时因为放电回路关闭使内部保护电路的电流损耗也降为低。当然,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内部材质,放电终止电压可在2.5V-3.0V范围。当电压超过4.2V时,充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而当单体电池工作电压降到3.0V以下,我们即可认为过放电状态,放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所以电池不用时,应将电池充电20%的电量,再进行防潮保存。
为了保护电池,一般情况下,锂电池可以采取预充,锂电池为什么需要预充功能呢-
电池工作电压从2.5V(碳负极电池:3V,电量为0%)到4.2V(电量为100%)。当电压小于2.5V时,电池放电终止。同时因为放电回路关闭使内部保护电路的电流损耗也降为低。当然,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内部材质,放电终止电压可在2.5V-3.0V范围。当电压超过4.2V时,充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而当单体电池工作电压降到3.0V以下,我们即可认为过放电状态,放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所以电池不用时,应将电池充电20%的电量,再进行防潮保存。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比,因此在电池使用中要严格避免过充,过放的现象。过放会导致活性物质的恢复困难,此时如果直接进入快速冲电模式(大电流),会对电池产生损害,影响使用寿命并可能因此带来安全隐患。先以小电流(C/10)充到2.5V至3.0V,再转换成快充是必要的。
虽然目前锂离子电池在应用中都带有保护板,在通常的情况下,发生过放的几率会很小,但不加预充功能,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情况还是可能带来过放的隐患。一是保护板失效,二是长时间放置(5%-10%/月)的自放电率。因此小电流预充可以有效解决过放电池的充电问题。
但是,充电电流并非越大越好。以单体锂离子电池为例,它的充电方式都包括恒流、恒压充电过程,恒压通常为4.2V(以LiCoO2电池为例),恒流设置值为0.1C~1C。虽然大电流的充电会缩短充电时间,但也会造成电池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容量的降低,因此我们需选择恰当的恒流值进行充电。
星怡蓄电池大家注意到,(平头)字样,指的是电池正极是平的,没有突起,使用做电池组点焊使用的电池芯,一般同等型号尖头的(可以用作单
体电池供电的),在高度上就多了0.5mm。以此类推,我不逐一解释。还有,电池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规规矩矩的“AAA,AA,A,SC,C,D,N,F
”这些主型号,前面还时常有分数 “”,这些分数表示的是池体相应的高度,例如“2/3AA”就
是表示高是一般AA电池的2/3的充电电池;再如“4/5A”就是表示高是一般A电池的4/5的充电电池。
还有一种型号表示方法,是五位数字,例如,前两位数字是指池体直径,后三位数字是指池体高,例如14500就
是指AA电池,即大约14mm直径,50mm高
充电池的记忆效应
此效应对于早期使用镍镉电池为明显,当每次充电时,在负极有氢氧化镉与电极作用,产生金属镉而沈积于负电极表面,放电时,负
电极表面的金属镉反应形成氢氧化镉,这是溶解沈积的反应,当充放电不完全时,电极内的镉金属会慢慢地产生大结晶体而使以后的化
学反应受到阻碍,导致电容量在实质的表现上减少此即所谓记忆效应产生的缘由。
镍镉电池因具有强烈的记忆效应很容易因充放电不良,而造成可用容量降低,须约在使用十次后,做一次完全充放电,若已有记忆效应
时,则可以连续做三次至五次完全充放电来释放记忆。
镍氢电池因记忆效应较弱,因此约在使用过约五十次时,做一次完全充放电即可。而锂电池因没有记忆效应,所以千万不要放电,否则
只会破坏电池结构,损耗电池的使用寿命。
废电池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
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
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
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
们的环境。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
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
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有“污染严重”的结论。
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
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些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
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
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
于汽车)三大类。用量大、群众关心,报道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
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
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
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
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
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
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
。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
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
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
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
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 0.001%)。
聂教授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
造成了误导。
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物质污染了环境, 星怡蓄电池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所述的辅助供电子系统包括AC-DC变换单元和DC-DC变换单元。所述的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与工网输入单元的直流高压输出连接,其输出1与DC-DC变换单元的输入连接,输出2为15伏稳定直流,15伏稳定直流电源为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的D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除了与AC-DC变换单元的输出顺序连接外,还通过防反充二极管与串联电池组的正极连接,DC-DC变换单元输出的-5伏为模式控制单元的数控增益集成电路、系统中所涉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提供负偏臵电源,+5伏输出为电阻分压选通单元、模式控制单元、微处理器单元、选通输出单元、放电驱动单元、集成温度传感器等提供工作电源。
一种用于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其特点是:在串联电池组中,对各单体电池实行独立的、相对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参考地的电阻分压,实现串联电池组因均衡控制而导致的多参考电位的归一化。采用微处理器对串联电池组的端电压、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分压值、充放电电流、过压及过流、各单体电池的现场温度采样及监控。采用微处理器对系统的工作模式作出判断,并根据采样值为实现阶段递减式充电、各单体电池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