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方法(投加杀菌灭藻剂)
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泳池水体的美观,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
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泳池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泳池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说用化学的方式对游泳池水质处理,虽然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比结果
灭藻剂:设备成本较高(循环设备,加药装置),运行成本较高(耗电,药剂费用),效果虽明显,但维持时间短,操作较为容易,且需要专人管理。
二、物理方式
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需要更换大量的干净的水,在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北京,势必要减少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循环过滤的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瑞莱斯过滤砂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和引水、换水相比较,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根据水系的水质恶化情况调整过滤周期。
对比结果:
引水换水:设备成本较高,运行成本高(需要洁净的水源),效果依补水量而定,维持时间不确定,操作容易;循环过滤:仅需要循环设备及过滤设备,运行简单,效果明显,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较为容易,需要专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