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引起的。
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生长迟滞,贫血消瘦,粪便稀薄,混有粘液,甚至排除恶臭稀粪;有的病鸭出现行走不稳,歪颈仰头,卧地做划水等神经症状;雏鸭感染会大批发病死亡。
病理变化
小肠内黏膜增多,恶臭,黏膜增厚,有出血点,肠道中有大小不一的虫体,
当虫体积聚时,造成肠管阻塞,肠扭转,甚至肠破裂。死于绦虫病的鸭子尸体会很消瘦。
诊断:
在粪便中有白色米粒样的孕卵节片,在夏季温度高时,可见节片向粪便的周围蠕动。
防治:
雏鸭和成鸭要分开饲养。3月龄内雏鸭实行舍饲,特别不应到不流动,小而浅的死水域去放牧,因为这种水域利于中间宿主水蚤的滋生。
每年定期2次驱虫,一次时春季下水前,一次秋季终止放牧后。
治疗:
血球抗痢或者球虫九味口服液
电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