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大量供应知母种子,知母种苗。包成活。
知母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高价持续时间长,低谷时间也较长,这与其生产周期、生产特性有直接关联。上世纪90年代,知母价格周期波动较为协调,这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直接关联。但自年,超级牛市的带动,知母较长时间的高价,也直接影响了后期知母的价格波动,底谷不在平稳,震荡波动较为频繁,这又与当前生产力水平、物价、工值、资金等因素紧密相联,新时期下,知母价格波动也在与时俱进的发生变化。
生产成本
1、投资:知母秧苗繁殖,亩用秧苗市斤(与秧苗大小有关),今春价格在3-4元,则秧苗投资在元。耕地、化肥、管理投资元,机器收获200元,则亩投资在元。
加工:雇人去毛一市斤0.2元,正常年折干率在6-7:1,则人工成本在1.2-1.5元/市斤。
收益:知母包地收购价格在元(2-3年),则农民收益在元/年,效益仍算一般,并不如2016年其它品种亩收益(2016年河北地产品种普遍收益在元,高的达万元以上)。
知母现状
1、秧苗:2015年知母秧苗烂市,不少农民直接毁弃或者丢在路边,因此,自2015年,知母生产进入大缩减时期。2016年秧苗供应量极少,虽然价格升至3元/市斤,但少有货上市,2016年种植面积也是极少。
2、商品:近几年来,河北知母受毫州知母价低冲击,一直在低谷徘徊,农民也是多采少挖,在地面积日益减少。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减种,则将直接影响今后两年产量供应。
3、商贩加工户:去年说量少,鲜品价普涨至2.3-2.5元/市斤,但后期价格又降至1.5-1.7元/市斤,加工户少有利润。今年可采面积的确较少,现在已很难找到成片的知母,因此,在商品知母不断升温背景下,下乡包地户抬价抢购,提前预付订金,致使包地价格也大幅上涨。
农民:知母生产周期长、价格长期低谷,因此农民多改种一年生作物,当年可见效益。当前价位虽涨,但效益并不是太高,明春秧苗供应及价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加工户:今年产量的确较少,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有限的货源分散在加工户手中。因预期价涨,加工户并不急于销售,持货待涨。
投资商:虽然多商视今年产量少,生产短期内难以跟上,但因新货少,货源难以组织,也只有“望知母兴叹了”!陈货有量,但多以毫州货为主;河北知母含量高、质量好,在质量要求严格背景下,大多数商家入手河北知母看重的是质量,价格反而是次要考虑因素!
河北知母量少已是各方共识;而且受秧苗限制,明年生产也难以扩大,加之生产周期长,产量短期内难以恢复,知母将在高价持续较长时间。
应该说:此次知母升温价涨,是经过多年低价积累形成,如今知母价涨已成共识,行情蓄势待发。但因今年新货量少,货源多分散在商家手中,难以形成合力,估计知母价上一台阶后将进入实销,通过真正供求实现价格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