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产品库 » 收藏品 » 玉器

盘锦红山玉的价格?红山玉在哪里鉴定?

  • 发布时间:2017-04-30 16:52:30,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1日(距今2955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金水区农业路28号河南报业大厦
  • 公司:河南观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贾老师,手机:15637847680 微信:j--x--w QQ:997688847

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类似岫岩玉,但是其硬度比岫岩玉高,而透明度却低,常见玉料有青黄,青绿色,特点类似于新疆和田玉,作品或者为片状或者为圆雕。片状一般较薄,而圆雕作品多为柱状,而加工工艺多使用开片、钻孔、线割技术,开片以线条拉磨而成。钻孔的孔壁光滑,孔径有变化。

沁色变化 红山文化玉器上,往往带有沁色,但不十分重,常见到的有,白色水沁,似雾状,在表面有很浅的一层;黄褐色土沁,以阜新胡头沟出土的三联壁上的土沁色为代表;黑色水银沁,多出现于白色玉作品上,以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出土的兽首三孔器为代表。另外,有的玉器作品上还留带有玉璞上的石皮。

阴线纹的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上经常出现阴线纹,主要有几种:宽而浅的粗阴线,主要出现于云形玉器的表面或者兽首的面部;较粗的阴线纹,有的呈弧线状,有的为网格纹;细阴线纹,如兽头玦的眼部、牙部,多用洗阴线刻画。

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辨别玉材的时代可靠性,是鉴别古玉的重要一环。玉质的基本颜色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色素离子对玉器所处环境条件产生不同反应;另一方面内在因素在外部条件下促成变化,基本颜色的变化也是年代的特征。

造型

造型有时代性。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又有不同于一般特征的神韵。如红山玉器的动物造型,既生动,又拙朴、豪放。现实仿制的红山动物玉器,只能做到形似,总体上拘谨、呆板、无生气,难以捕捉到原器物固有的神韵,很难模仿到那个时代的特征。

纹饰

纹饰是一个时代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信仰的产物。如能掌握各个时代的纹饰特点,便能比较准确地认定其年代。红山玉器表面多光素无纹,除玉龙额部或颚底有斜方形网纹和表现兽头眼部、牙齿的细阴线纹外,一个常见特点是压地线浮雕、凸弦纹、浅浮雕或称打洼,即在平面玉佩或圆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匀称的凹槽形纹饰,也称瓦沟纹。有些压地浅浮雕若隐若现,眼视不甚清晰,手摸感觉明显,凸弦纹在多数红山玉器都会见到。

器物雕琢工艺,是工艺技巧及艺术表现力等等因素的总和,最能反映时代特征。

红山玉器的工艺,主要是各部位的过渡自然,表面光泽细腻,少有磨痕,除个别小型佩件大多无玻璃光。不论动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对钻而成,也有从一面钻进的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状,有的孔中部交接处出现错位棱台,也有的是对面蹭磨而成光泽无螺旋纹的孔,交接的薄层上钻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艺上多两面加工,内外边缘成刃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沁色

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标志,也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在外部侵蚀条件下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侵蚀的共生物质,同时出现在玉器上。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色较少,较轻,常见的有雾状白色水沁、黄褐色土沁、红色沁、黑色沁,少数有绿色铜沁。红色类血沁和绿色铜沁,多出现在黑色或黄白色皮壳之下。

旧色与光泽。古玉在地下多年,表面都有后天生成的自然旧色和包浆。真古玉的包浆较厚,且分布均匀自然,还有一种发自内部的光泽。这种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统一光泽,且有油性,不同于抛光后出现的表面玻璃光。即使腐蚀较为严重的某一局部光泽,仍会显出它的一致性。高古玉光泽发自内部,所谓精光内蕴,而不是表面浮光。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无玻璃光,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颗粒的精细 相关。一般地说,玉质硬度高光泽强,磨砂痕轻,玉质软、石性重者光泽差;解玉砂颗粒匀细光泽强。刚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

河南明盛艺术品有限公司提供艺术品交易、艺术品展览销售、艺术品寄售、艺术品委托拍卖,电子商务、艺术品置换、艺术品鉴定评估、高端客户资源共享,古陶瓷修复、艺术品商业推广、权威专家鉴赏讲座、国内权威行业杂志...

联系信息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鼎路东风南路升龙广场1号楼B座19层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