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
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首先便可以从此处着手,按照当十铜圆的不同铸造地,进行收藏。其中,广西“光绪元宝”当十铜圆,现今存世仅数枚而已,自然无法收集。“新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存世极少,极不易得。所以,现在收藏清代当十铜圆,一般以集齐十七省局为准。广西“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则根本不去奢望。在余下的十七省局中,吉林,奉天两省所铸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少,余皆少见。
1.看面值:
大清铜币中的十文铜元占所铸行的铜元总量的90%.所以,如果是一文或二文或五文或二十文及其以上的面额都是值得留意的.
2.看铸地:
在大清铜币系列中,不同的铸币省份一般都会在"大清铜币"四个字的中央镌刻地名的简称如:"淮","粤"等.其中,如"吉"字十文,"川滇"十文,"淮"字二十文,"粤"字二十文,"皖"字二十文等,都是珍贵的版别.
3.看年代:
有些大清铜币的品种,某一年份是"大路货",可某一年份就成了"白马王子"了,大家抢着要.由于事例太多,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
4.看龙纹:
大清铜币背后的龙纹比较统一,一般都是部颁龙.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如"鄂"字的就有部颁龙与湖北龙之分.而"湘"字的则更加精彩了,有部颁龙,鸡脚龙,乙字龙,扫帚龙,驼背龙等等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由于当时的制币厂的工作人员"耍乌龙"而导致的大清铜币面错配光绪元宝的背或光绪元宝的面错配大清铜币的背等情况.只是这些却绝非平常所能多见的.如果您还意犹未尽,还可以数数龙的尾巴,龙周围的云朵.
5:看周边:
铜币一般是光边的,鲜见有齿边.对此也可注意一下.
6:看是否有错误:
大清铜币中的错误,主要存在于背面的英文之中.挑选铜元时,可以看看英文之中是否存在有"跳字"与"错拼","错字","漏字"等情况.
7.注意细节:
此类的就太多,不再赘述.
8.看材质:
大清铜币一般为红铜质.若遇见黄铜质的,切记,一定要立刻拿下.此外,还有白铜,紫铜等质地,只是这些已经是千古之尤物了,无望.
9.看品相:
当然了,品相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您的钱币已经磨损得快成光溜溜的铜板了,就算是"粤"字二十文也白搭.
想出手可以联系贾先生 联系电话(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