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圈养育肥阶段
仔鹅在主翼长出后(45日龄左右)转入育肥期,经短期育肥,肉质得到改善,肥度增加,产肉量提高。
⑴ 管理 :注意清洁卫生,场地与食槽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注意查看粪便,防止食欲减退和发生传染病,严格剔除与及时处理病鹅,严禁使用残效期长的药品。注意鹅体卫生,隔日下半20分钟以清洁鹅体。
⑵ 饲喂:育肥鹅的日粮组成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育肥期的日粮组成为:前期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麸类)30%,后期青料10%,精料80%,粗料10%。要少量勤添,让鹅吃饱,日夜供足饮水。
雏鹅和肉用仔鹅饲养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镇养鹅专业户大力发展饲养闽北白鹅,一般每群100~200只左右。本人多年来指导我镇肉鹅养殖,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鹅舍的建造
养殖场依水而建,尽量远离城镇、居民住宅区和主要公路,鹅舍应选择建在沙壤土、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水质好和未受污染、地势高燥、水淹不到的地区。鹅舍要求冬暖夏凉,前面有干净清洁活水养鱼池塘;场地地势宜略有坡度(3°~5°),水泥地面,便于冲洗场地或清除粪便,以保证排水通畅,无积水;鹅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座向朝南或东南向,采光良好的坡顶,便于鹅憩息觅食。其中鹅舍占1/3,运动场2/3,鹅舍可按2.5m高设计。鹅舍应以保温干燥,通风,无贼风,易消毒为原则。
选好雏鹅
雏鹅应按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挑选,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孔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要选择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的后代雏鹅。
分群育雏
育雏期间,应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分群。按雏鹅大小、体质强弱、生长快慢合理分群饲养。对生长慢、体质弱的雏鹅,应多给精料和优质草料,细心护理,促进其生长发育,以保证雏鹅生长整齐,提高育雏率。分群时间一般在7、15、20日龄进行,待其生长赶上群体水平后再合群饲养;每小群以50~60只为宜,经常进行逐群检查,防止雏鹅堆叠,造成压死压伤事故;发现病雏要及时挑出隔离治疗,对弱群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