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收购热线: 李经理
象牙秤,此种秤学名戥秤,亦称厘戥,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轻重以厘计算,所以民间又称这样的秤为“厘戥”,而每把“厘戥”必配有一个坚硬的木盒,这是为了旧时外出经商携带方便或避免虫噬作用,微型秤做工精巧令人叹为观止,目前这种象牙称存世量极少,很具历史收藏价值意义。
象牙一般长20-25厘米左右,粗细5-8毫米左右,秤盘重约4-5.3克,秤砣及秤盘,均为黄铜所制。这把小秤藏身于一个小木盒里,盒子外观没雕刻花纹,没上油漆,盒内有放杆秤的长形沟槽和放置秤盘和秤砣的圆形凹穴。抚摸这支微型象牙杆秤,手感光滑,在纤细的戥子杆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间隔有序的“星眼”。
象牙秤近些年拍卖纪录排行榜:
1.清代象牙秤
估价万 成交价380万 香港佳士得
2.清 象牙秤连紫檀盒
估价万 成交价247万 香港普艺
3.象牙杆戥子秤
估价万 成交价197.6万 纽约苏富比
4.象牙杆精制鎏金秤一件
估价30-50万 成交价180万 中国嘉德
5.民国象牙小秤
估价60-80万 成交价140.95万 中拍国际
6.民国象牙小秤
估价万 成交价125万 北京保利
象牙鉴定真伪的几种常识:
1.形状,象牙收藏品的形状可能大家都在电视上见过,大体上是微弯的圆锥形。其中靠近嘴巴的方向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空心,而且大象的年纪越大空心的部分越多。实心的部分适合雕刻,是牙质的部分。象牙的横切面是圆形的,可以看到明显的层次。
2.颜色和断裂纹。新鲜的象牙收藏品一般都是白色或浅黄色的,经过一定时间的把玩、抚摸,或放置一定的年代之后,象牙会逐渐变成淡黄、深黄,最后变成黄褐色。同一件象牙制品的颜色往往是深浅不一的。随着年代的久远,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有些象牙器物的表面会出现浅浅的裂纹,像头发丝一样。这些裂纹都裂而不断,有的横,有的竖,还有圆圈状的。
3.牙纹,象牙收藏品的外层是珐琅质,内层硬蛋白质和磷酸钙,里面有很多从牙髓向外辐射的硬蛋白质组成的细管,这些细管组成交叉的纹理。这些纹理从纵切面看呈近似于平行的波纹状。
4.雕刻,假的象牙材质的辨别相对比较简单,冒充的鉴别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就需要从雕刻风格上鉴别。如清初象牙质的观音像,雕工有明代遗风,线条简单明朗,刀法深浅并用,立体感十足。而近代的仿冒品,先天繁复,刀工软弱,缺乏立体感。
征集通知:
本公司为正规文物交易公司,合法交易平台,不收任何前期费用,藏品到代,公司直接收购,有意出手的藏家欢迎电话联系。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等;
二、玉器:高古玉、红山玉、良渚、齐家文化等;
三、字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四、杂件:宣德炉、青铜器、银元古币、杂件等;
上门收购热线: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