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汉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朝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铸造。版式类似“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氏,名载淳(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
同治通宝母钱到什么地方卖好,2018年同治通宝母钱价格评估
上海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同治通宝母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通宝母钱一枚成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通宝背宝源母钱成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同治通宝母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通宝背宝源母钱成价格:RMB日期:
“同治通宝”宝泉局牙雕祖钱----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通宝母钱一枚成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通宝母钱一枚成价格:RMB日期:
同治通宝简介
雕母又叫祖钱,经审核通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钱,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
这家主人叫王希贤,是上海钱币界的老人。除了“鬼市”、“晓市”、琉璃厂、“铜局子”,王希贤还有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近水楼台”,即他家的邻居。住在香饵胡同5号的大户——“瑞府”。这个号称“瑞府”的大户是一家皇亲。辛亥之后,大清王朝完蛋了,皇亲失去了依傍;“瑞府”一天天地败落了,民国后靠卖卖当当过日子,东西也就渐渐地散了出来。在从“瑞府”流出的珍稀钱币中,有一枚非常特殊的钱币,就是“同治通宝”宝泉牙样。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乾隆通宝”,有苏,川,云,源。昌,桂等记局,但铸量较清朝前期钱已有大减。如宝陕,济,伊,武,福,南,黔,广,晋,阿克苏等局仅见与部颁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