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以后,我们邀请了各路专家来参与研究,有搞自然科学的、搞地质的、搞音乐的。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们把编钟保存好,然后写发掘报告、做研究就行了。可是我想,编钟既然是个乐器,就要听到它的声音。当时博物馆有人反对,怕这么好的文物被敲坏了怎么办?
于是,我请古文字专家裘锡圭等人来研究。铭文上面有记载,一个编钟发两个音。与编钟一起的有六个木棰和两根长长的圆木棒。小钟好办,用木棰直接就能敲,那么大钟怎么办?我们开始以为那两根圆木棒是用来支撑编钟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见了就说,能不能用这个敲?他先用木棰敲了敲,声音像破锣,觉得不对,然后我用木棒敲,编钟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国庆节看经济频道走进陕西《鉴宝》特别节目,一套青铜编钟专家鉴定团给出了二百多万元的估价。请问青铜编钟真正的市场行情如何?
青铜编钟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陈总)
青铜编钟近几年成交记录:
青铜龙首编钟成交价:278万 成交日期:
青铜编钟---成交价:526万 成交日期:
清中期青铜乳钉纹编钟成交价:365万 成交日期:
清中青铜编钟成交价:354万 成交日期:
青铜编钟---成交价:219万 成交日期:
战国青铜编钟四件成交价:134万 成交日期:
清中青铜编钟成交价:517万 成交日期: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国云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曾先后了许多古代的编钟。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
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的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宿迁市文管办、宿迁市博物馆馆长张萍萍告诉记者,编钟、青铜鼎在古代都属国之重器,绝不是一般人可以用来陪葬的,泗阳三庄的泗水王陵就没有青铜编钟,由此可以判断这位墓主人一定是一位显赫的公卿之家。
张萍萍说,从宿迁地区整个考古情况来看,战国时期的墓葬非常少。这次市区不仅发现了战国墓葬,而且了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这是极其重大的发现,这对研究宿迁战国,乃至先秦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国云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贵族的墓葬中,曾先后了许多古代的编钟。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现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的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文物,中国古代汉族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到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有9枚一组和13枚一组等。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老的礼器、乐器,多由青铜铸造,于宫廷演奏,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编钟一套十六枚,分两层悬挂于木架之上,每个的外形和大小相同,以厚薄调节音高,钟体越薄发音越低。它的音色以黄钟为准,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音律,此件编钟与香港佳士得于2008年5月27日拍卖的一件“仲吕”编钟原为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