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出现了圆雕艺术品,考古物中不乏选料上乘、设计、雕刻工艺精良的圆雕动物、人物作品,动物类常见神兽及仿生动物,神兽以玉天马、玉辟邪具代表性,仿生动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相对应,如玉熊、玉马、玉鹰、玉羊、玉锗等。圆雕玉人罕见,汉代玉器中的玉雕人形多为扁平状的玉佩饰,如人形玉佩、舞人形玉佩。
螭纹玉佩属于吉祥类玉饰品,既可佩带,亦可把玩。以玉祈求吉祥,往往是通过刻于其上的吉祥语、图案或瑞兽来表达。螭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作瑞兽,被作为吉祥图案刻在器物上,而单独用作玉器的装饰则始于战国,也是汉代玉器较流行的装饰题材,传说佩之可辟邪祛魔。螭纹作为瑞兽的装饰题材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哪里有收购汉螭龙玉佩的公司,咨询电话:(刘经理)
汉螭龙玉佩近几年成交记录:
白玉螭龙玉佩成交价:331万 成交日期:
螭龙玉佩---成交价:531万 成交日期:
和田白玉佩-成交价:115万 成交日期:
明金累丝嵌宝石春水白玉佩-----成交价:241万 成交日期:
螭龙玉佩---成交价:134万 成交日期:
青白玉螭龙纹玉佩成交价:419万 成交日期:
吴昌硕吳昌碩1844~1-----成交价:529万 成交日期:
宋代文人士大夫十分喜爱汉玉,玉工尤其喜欢仿琢汉代螭龙纹,不过因宋人的审美方式与汉人不同,所琢螭纹身形细长瘦弱,四肢软弱无力,双眼圆而不凸,嘴巴向前伸出,使头形变尖,形象变成壁虎状,完全丧失了汉代螭纹的凶猛感和神韵。
龙为古代传说中神奇的灵异动物,虎为百兽之王,古代将螭纹装饰在玉剑具上当然有其用意。剑为,是军事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龙有无穷的力量,虎为勇武的化身,因此将螭纹装饰在玉剑具上,有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吉祥寓意。
螭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虎头螭身,是螭和虎的合体,传为山神,有守护神之称,是古人根据想象创造的神物。东汉学者高诱注《吕氏春秋》说:螭,龙之别也。”《汉书》注解称:“螭,为龙子”。许慎《说文解字》:“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汉书·杨雄传》注引三国人韦昭:“螭,似虎而鳞”。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神武、玄幻、力量、权势和王者风范。螭虎形象成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降乃至明清延续不绝,屡见于各类艺术品。玉雕上的螭虎形象早见于战国中期。民国年间,洛阳金村战国墓曾有玉三螭纹璧,现存美国纳尔逊艺术馆。到汉代,开始大量用作玉器纹样,盛极一时。
这套玉组佩共雕凤鸟12只,螭龙8条,夔龙6条,尤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套组佩是凤在上舞动着身躯,充满了霸气,雕刻在了“长宜子孙”4个字的个字上,显然是作为领军神物,而其他龙则被缀饰在下面,属于从属地位,可见这个女人的地位了。
上面一螭,体量较小,围绕韘佩尖部环绕攀附,动感十,一副调皮讨巧可爱相,抬头仰视穿云螭,应为幼螭;左下一螭为穿云螭,螭首穿璧而过翻转趴伏,含情脉脉注视上面幼螭,顾盼有声,应为母螭;右侧边攀附一螭,神态威严,孔武有力,与穿云螭形成交尾之状,右爪则轻抚幼螭尾,似有呵护鼓励之意,当为雄螭。
今天欣赏一套世所罕见的玉组佩。它超乎想象,凤在上而龙在下,这大大颠覆了中华文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祖制。
中华文明中,自龙诞生那一天起就是至高无上的,红山文化的C型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不变的图腾,皇帝是龙,龙就是天,故称为天子。所以龙是永远高高在上的,但这套玉组佩恰恰是龙在下而凤在上,见佩戴此物之人的地位绝非等闲,那么何等人才能有此殊荣和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