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潘祖荫的这两件旧藏是母辛尊和作册睘尊,前者是铸工华美的盛酒礼器,估价为40万美元至60万美元,终以216.5万美元成交;后者是铸有三十五字铭文的重要酒器,估价为20万美元至30万美元,终以307.7万美元成交。
今年秋拍,中国青铜器由于纽约苏富比[微博]的一场专拍再次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
如何收购鉴定青铜盂,咨询电话:(严总)
青铜器(Bronze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省宝鸡市,了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五万余件青铜器。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二、举世无双的。
系出名门而又传承有序。这场专拍的另一亮点是作宝彝簋,据称是世界上现存的三件重要的方形基座西周簋之一,设计独特,曾现身1954年威尼斯总督宫举办的中国艺术展,估价20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终以666.1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系出名门又传承有序
此次上拍的青铜器中,有两件还是潘祖荫旧藏。清末名臣潘祖荫不仅发现了左宗棠的经世之才,而且还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人称“潘神眼”,他的“滂喜斋”的古籍善本和“攀古楼”的铜器收藏闻名于世,其中如西周康王时代的礼器大盂鼎和大克鼎。这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并誉为“海内三宝”。抗战时期日寇几番到潘宅搜索两件国宝未果,1951年由潘氏后裔捐赠国家,至今分别存放于国家博物馆[微博]和上海博物馆。
礼器是王室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以表明所有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其中青铜礼器种类众多,工艺精美,涵盖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商周两代,礼器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古以祭祀为吉礼,故将与祭祀相关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青铜礼器相较一般的青铜器,更代表了等级森严的礼制,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藏器于礼”。因此,青铜礼器可谓收藏者心目中等级高之物。历史上北宋、明末、清代乾隆时期和晚清民国四次收藏热,也是金石学为发达的四个时期。时人对商周青铜礼器收集研究,描摹临拓,为今人留下诸多参考资料和流传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