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在哪里会收购

  • 发布时间:2018-03-13 09:49:50,加入时间:2015年09月29日(距今3504天)
  • 地址:中国»上海»黄浦: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黄总监,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一整套的玉扳指在拍卖场上出现得并不多。一套以4736万港元在2007年香港春拍中成交的玉扳指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鉴于这套扳指的重要性,加之目前人们对扳指这类物品尤其是宫廷御用扳指的了解甚少,故在这里对扳指的相关知识做一简要介绍,以冀对认识这套乾隆御用玉扳指能够有所帮助。

  扳指起源于古代狩猎活动中,早期叫韘。使用时,将韘套于弓箭手拉弦的拇指上,以起到保护手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作用。韘的质地比较多样,以皮革为材质的韘实用性较强,而玉韘是为了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考古资料中,最早的玉韘当属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青玉韘,这件玉韘为圆筒形,下端平齐,上端斜口,可套入成年人拇指。

玉扳指目前市场行情如何,玉扳指收购征集评估

本公司近几年对玉扳指市场分析估价:

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2006年作倪伟滨旭日东升----价格:RMB日期:

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各式玉扳指一套五只------价格:RMB日期:

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玉扳指市场行情价格:

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清乾隆各式玉扳指一套五只------价格:RMB日期:

清羊脂白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清羊脂白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垧牧图御制诗玉扳指价格:RMB日期:

  其外壁以双勾线和平地隐起手法雕饰兽面纹,在兽面纹一侧有两个圆孔,相对的一面有勾弦用的凹槽。凹槽的存在说明早期玉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是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玉韘的实用性才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越来越显示出来。正如《诗经·卫风·芄兰》所云:“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即以骑射而闻名,入关后八旗子弟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不过,随着战事的平息,在战斗中被广泛使用的扳指也愈加脱离实用功能。玉质扳指成为八旗子弟手里的玩物和装饰品,这种扳指也被人称为“文扳指”,意指此时的扳指已经脱离了征战等武事。经有些研究者考证,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看到一件进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润的玉质和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咏玉韘》诗,诗文内容为:

  “缮人规制玉人为,驱沓闿抨是所资。不称每羞童子佩,如磨常忆武公诗。底须象骨徒传古,恰似琼琚匪报兹。于度机张慎省括,温其德美信堪师。”这首诗不仅把扳指的来源、用途交代得很清楚,而且引经据典,将古代玉扳指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儒家关于玉与仁、义、礼、信、德之间的关系将玉扳指拟人化,使整篇诗文在宣扬封建礼制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乾隆所作的第一首关于玉扳指的诗,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共作有此类诗赋达五十首之多。

  1983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就曾出土过一枚刻有这首《咏玉韘》的白玉扳指。扳指高2.4厘米,直径3厘米。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内凹,由里向外逐渐趋薄,另一端边缘则向外有少许凸出。扳指外壁上下各有一圈回纹装饰带,中间刻乾隆御制诗一首,扳指内壁有单圈题字:“射鹄恒用”。据《清史稿》记载,“射鹄”为清代禁卫兵中的一个兵种,兵源多来自于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无独有偶,1958年出土于北京市密云县董各庄清皇子墓、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乾隆御制诗扳指,其诗作内容也是这首《咏玉韘》。相比两件玉扳指,其外壁的纹饰组合和布局基本相同,制作工艺特点也相一致,可以肯定两件玉扳指都出自于宫廷玉作。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