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晚清的光绪元宝和大清元宝均采用了各种龙形作为背面图案,且龙型变化多样,作为龙的传人,不少铜元爱好者更加偏爱清末铜元,而不是民国时期带有强烈政治意味图案的铜元。光绪元宝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光绪户部造币厂行干支纪年“ 癸卯”的“光绪元宝”币值“钱十纹”,因其铸额和存世量极稀,为迄今我国钱币价值较高的银元
代机制锻造始于1898年,止于1908年,锻造流转10余年,鼎盛时期全国有十九省二十局开机锻造银元。史载“光绪元宝”其时共十九个省局锻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整理圆法,命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由中心一致颁布祖模,不少的省局别离锻造了多种背龙图画的当十银元,尤其是在“光绪元宝”当十银元中,这种景象适当杰出
光绪元宝近期拍卖如下: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光绪元宝 (广东省造 库平重壹两)万 7
光绪元宝(湖北省造 库平七钱二)108万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库平七钱二)256万 3
光绪元宝 大清镇库铜币)165万
光绪元宝 (广东省造 每元当制钱十文)万
光绪元宝(北洋造 库平七钱二分)390万 1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库平重壹两)355万
清代末期是一个银币、纸钞、铜币并行的年代,而至嘉庆年间才开始发行新式银元,直至光绪年间金、银币才较为广泛的铸行。据悉,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而光绪元宝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