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猪龙”又称为“兽面玦形玉饰”,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距今约五千多年,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华夏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玉猪龙”的形象。
目前红山文化玉器没有明清玉器市场热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限制拍卖,二是真正能看懂红山玉器真伪的人不多,三是玉石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漂亮”。但是,以物爱好者和文物鉴定者的眼光来看,红山文化玉器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中国是龙的国家,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意境,一种情愫。龙的题材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的内容,从公元前4000年后期细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和其他诸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等组成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在。而红山文化受到专家学者的格外关注,其中一点是人们以为,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可能发生在红山文化时代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正处于中华文明生长历程中一个主要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折点上。由此,远古文明向游牧文明、农业文明乐成转型。
澳门红山碧玉龙价格及走势 咨询热线:
红山碧玉龙阅读,据相识,早在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该龙高为26厘米,直径2.3-2.9厘米,重不到2公斤,现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兰州珍藏家汪先生珍藏的碧玉龙通体呈墨绿色,体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线条优美、流通。国家文物判断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台湾著名判断专家罗有生等6名权威专家,从玉质、型制、工艺、沁色、包浆等方面仔细判断,将其定性为红山文化晚期C型碧玉龙。
红山时期的玉龙弯弯的,没有腿和角,也不太威风。春秋战国时期,玉雕进入了登峰造极的时期,玉龙比红山时期豪华了很多,这时玉龙片状为主,雕工精细,龙体卷曲,身上往往有麦芽状的乳钉,嘴是张开的,握在手上有扎手的感觉。
到了唐代,玉龙的身材有些臃肿,开始张牙舞爪起来,也有些威风。宋代,玉龙又变得纤细,看起来有些柔弱。元代的玉龙颈部细长,爪似风车。到了明代,玉龙双目圆睁,鼻如如意,鬃发上冲。而清代的玉龙则与现在所见的龙的形态没有大的区别。
红山碧玉龙外墨绿内红,红山文化碧玉龙钩
红山文化
高26、鬃长21、颈部孔径0.3-0.95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噘,嘴紧闭,鼻端截平,有对称双洞,表示鼻孔,双目呈梭形,未见双耳,颈后竖起一道勾状长鬃,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偏上有一钻孔。
红山文化黄玉龙钩
高16.8、鬃长7.5、颈部孔径0.7-0.8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遗址出土,现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馆。
黄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噘,略上翘,嘴紧闭,双目凸起,呈梭形,颈后竖起一道勾状长鬃,下颌底部有阴刻线纹,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一钻孔。通体抛光。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有实物考证最早的龙型就是距今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红山文化。自从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征服世界的信念创造了龙以后,龙便同中国历史同步发展。时光流逝,龙的精神渐渐地流淌到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之中而成为民族之魂。龙的崇拜在中国至少有着八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每一代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培育、发展着龙,每一代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红山碧玉龙-专业估价-私下交易-展览展销-请咨询 深圳弈古轩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古玩经纪人:何总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