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杵鉴定方法

  • 发布时间:2018-08-16 14:50:54,加入时间:2017年07月05日(距今295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卓越城一期2栋904
  • 公司:深圳市金源艺术品展览销售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林小强,手机:18922876898 微信:qiang705231 电话:0755-32959715 QQ:627228521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收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各类收藏品中,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精美艺术品味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也被收藏者们所认可和追捧。

在藏传佛教众多的收藏门类中,除了传统上的佛像和唐卡外,法器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逐渐受到重视,在重大的拍卖中屡屡创下天价的成交。曾推出的一件明永乐铁鎏金龙纹钺刀,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宫廷藏传佛教法器,最终以6670万元成交,足见这一收藏领域的吸引力和价值。法器种类众多,其中金刚杵因为造型优美、制作工艺高超,成为收藏翘楚,目前受关注程度强。

金刚杵的来源和传说

古印度吠陀时期,金刚杵的原型是大天神因陀罗的主要武器,称之为“霹雳闪电”。在古印度和中亚的一些艺术作品中,金刚杵通常被画成一根短棒,两端各有一对尖利的股叉。这样的描述应该是作为兵器的金刚杵形象。因陀罗造像在印度和东南亚(如柬埔寨吴哥窟、泰国郑王寺)多表现为骑象持杵的造型,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因陀罗被称为“帝释天”,造像早期呈现少年帝王像,宋元后期呈现为汉地帝王装束。

关于金刚杵的象征意义,《大藏密要》说得很清楚:金刚杵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

金刚杵长短不一,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头,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所以,不同的金刚杵,代表着不同的含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值得研究和品味。

金刚杵的形制和材质

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金刚铃、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式在桑耶寺首次面世。

10世纪到13世纪,金刚杵已经逐渐由开口式演变为闭合式样,仍具有初期的饱满和浑厚,侧股和中股却已没有早期金刚杵的那种力度。这个阶段的金刚杵大量使用了合金材质,其特殊的光泽和温润感为那个时代所独有。

明代金刚杵,大量增加汉族风格元素,形成了独有的明代风格。永乐和宣德皇帝对藏传造像和法器非常关注,往往在颁赐的法器和造像上留有刻款。明式金刚杵以官制御赐的最为精美,细节清晰严谨,器形体量硕大,用料上乘讲究,大多鎏金,鎏金厚重,颜色鲜亮偏红,是法器中的上品,也是近年拍卖会上的重点成交之物。

到了清代,金刚杵的制造工艺开始衰落,在工艺和用料上多有简化,股身较早期偏瘦弱,艺术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

金刚杵的材质一般采用铜或者铁等金属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石质或者木质的。其中,铜质的金刚杵最为常见。

金刚杵的收藏和鉴别

金刚杵的收藏,最重要的就是辨别真伪。随着收藏热不断升温,市场充斥着大量做伪做旧的金刚杵,初学者一不留神就会买到做旧的假货,蒙受经济损失。此外,收藏也一定要有独到的眼光,需要从工艺上和保存完整度上以及存世量上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爱物。

金刚杵常见的做伪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尼泊尔地区低仿的杵,主要是工业化批量铸造生产,这类金刚杵做工粗糙,铜质很差,有的还镶嵌假的绿松石,一般出现在游客较多的旅游市场,比较容易辨别。

二、四川德格地区传统工艺做的金刚杵,为手工制作而且有些是用废旧的老铜重新熔掉后再做,这类金刚杵看起来老旧,做工也非常精致,初学者往往难以辨别。

三、带有修补的老金刚杵,这类金刚杵本身是老的,由于某些原因保存不是很好品相不够完美,某些商家为了高额的利润,会把这些缺陷修复得完美如初,一般的收藏家很难分辨,这一类最容易蒙骗收藏爱好者。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