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对纸张进行“潢”。他认为,书画容易破损,所以要装裱;书画容易被书虫蛀坏,所以要“潢”。所谓“潢”,就是用黄柏树汁浸染纸张。因此,古人的书画都带黄色,那是因为都“潢”过。他发明了用云母薄片钩摹古人书法作品的方法。他认为,钩摹古人书法作品,一般的方法有两种:种是硬黄法。即用硬黄纸临摹,硬黄纸以黄柏树汁和蜡涂染,质坚韧而莹澈透明,便于临摹古人书法作品。第二种是向拓法。将古人书法作品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而有些书法作品,因为字迹模糊不清,用硬黄法无法临摹,用向拓法又有可能导致真迹的纸张溃烂而不敢揭背纸。所以,他首创用云母薄片(类似薄玻璃)映取,纤毫不爽。
陆烜还善于绘画,生前画了许多画,遗憾的是,他逝世后,大多散失了。陆烜还是的图书校勘专家,康熙年间的礼部侍郎沈荃任浙江深圳敷文书院讲席时,聘请他采录遗书。他校勘各种书籍,成绩突出。陆烜除了藏书丰富和学识渊博,还善于保护古籍。他认为,校对书籍用雌黄(三硫化二砷)好。因为,刀刮水洗则易伤害纸张;用纸粘贴则易脱落;用白粉涂抹则易淹没字迹,而且要涂抹好几遍;而用雌黄浆涂抹,一涂便淹没了字迹,且不会脱色。他认为,修补古籍要在浆糊中添加白芨粉,这样可以经久不脱落。他说自己曾经买到了宋代余靖的《武溪集》、赵璘的《因话录》、施彦执的《北窗炙棵》等书,皆为明朝藏书家毛晋的旧藏,装订也算精美,但在破损接尾处大多脱落了,这都是因为未用白芨的缘故。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清代古书,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征集清代古书拍卖的公司
在2010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部明代重要史料文献《先太傅文恪公册立仪注稿》,系明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礼部侍郎管礼部事朱国祚手定册立朱常洛(即明光宗)为太子仪注稿,卷中有阮元、王国维、金蓉镜等名家的长跋,拍出了212.8万元的高价;一件《十钟山房印举》开中国古玺印谱之先河,收古印逾万方,为空前巨著,此谱选、钤皆精,终以179.2万元成交;孙存吾编类、虞集校选的《皇元朝野诗集六卷》以151.2万元成交;《骆秉章奏折》(清咸丰十一年四川总督骆秉章所上奏折四十六件,附片三十五件)以145.6万元成交;在2010年浙江西泠秋拍古籍善本专场上,清乾嘉年间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经众多买家的角逐,以800.8万元的天价成交;
清代古书成交价格,官刻本是封建朝廷的地方官署出版物,其中殿版自不必说。以地方官署而言,由于行政设置不同,又有府、州、县各衙门的不同,清代中期以前,地方官署刻本,常注有“本衙藏版”的特别说明,此表示其地位的特殊。此类刻本多为“官箴”或者“则例”、“章程”三类,内容主要是涉及地方行政、居官心得和地方制度。但由于各地物料不同,组织各异,作为研究清代地方出版历史,颇具文献价值。关于清代晚期的“局本”,其中就有组织的,当属官刻本的延续,乃由清朝地方官吏,冀图振兴经义,讲求国文传统,访求造书,详加精校,刊刻成书以为惠取士林。此种官书在清末仍有数十家,在清代的出版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近几年清代古书同类藏品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王国维跋清内府散氏盘精拓本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RMB46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12日
藏品名称:清乾隆董诰〈御制山庄荷花诗〉册
估价300.00到500.00万---成交价:HKD84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11月24日
藏品名称:郑樵撰?天禄琳琅旧藏通志存三卷
估价10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586.5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15日
藏品名称:梁思成林徽音等摄制梁思成、林徽因等摄中国营...
估价125.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402.50万---成交日期:2012年10月31日
藏品名称:战国策三十三卷
估价20.00到50.00万---成交价:RMB800.80万---成交日期:2010年12月11日
藏品名称:元末明初明沈澄致吴近仁春风帖页暨、陈旦...
估价5.00到5.00万---成交价:RMB2520.00万---成交日期:2010年12月10日
藏品名称:陈恭尹刻本《独漉子全集》一套十册
估价516.00到516.00万---成交价:NTD594.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26日
藏品名称:周毛公鼎?六名家题跋本
估价180.00到280.00万---成交价:RMB1138.5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13日
藏品名称:天禄琳琅著录元版孔丛子七卷
估价750.00到950.00万---成交价:RMB1058.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18日
藏品名称:彝甫致干文传手札镜心
估价40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575.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2月6日
清代古书哪里可以交易出高价
近年来,随着古籍善本知识的不断传播,古籍拍卖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刘正华说:“由于宋元古籍在市场上已经非常少见,所以明清古籍是目前流通量比较大的品种,此外民国刻本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潜力。中国古籍往往流传有序、代有著录。特别是宋元明的佳椠善本,多被历代宫廷所收藏。如乾隆皇帝喜欢把御玺钤于心爱的书上,并加以品题。现在这些曾经御玺御题的古籍,更是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在市场上也身价百倍。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能够升值,那些存世量较大、做工不够精细的古旧书籍,其市场价值并不高。另外,由于藏家群体较小,古籍的变现能力也较差。”
清代古书图片大全,陆烜发明了用皂角子仁水保存古代字画的方法。他认为,古代名家墨迹,不论是纸质的还是绢帛的,年代久了,都会起毛、生浮绒,纸质书画起毛尤其严重。他曾经收藏了一幅王羲之的《二谢帖》麻纸真迹,发现起毛如蚕茧,后用皂角子仁稠水修补了,晾干之后,该真迹光洁如铜镜。具体操作方法是:上下截齐后,把两版夹定,用绳子扎紧,用白沙打字画令其光滑,再用褐布轻拭掉纸尘,后用皂角子仁稠水粘上,快速解开版,轻翻一过,从此之后,该古字画就不会起毛了。上了皂角子仁后,如果想让古字画更加华丽,则上金箔一次,具体办法如洒金笺;如果希望其更加美丽高雅,则上云母粉一次。
本公司旨在通过拍卖运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天下上的职位和影响;为海内外珍藏家和机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条理、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蓬勃生长与多元化需求,古玩以一连的创新力开发品类化专场,率先推出书法、文房、玉器、鼻烟壶以及金铜佛像、今世工艺品等专业性很强的拍卖项目,为细化审美视野,指导专项珍藏作出起劲孝顺。我们团结国内众多大型优质拍卖机构,以创新的服务、牢靠弘大的投资群体、先进的谋划理念,为艺术珍藏品喜欢者提供一个优质、专业、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本公司在国际艺术品领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操守一直以来饱受天下各大艺术品珍藏机构和宽大高端买家的好评。作为一门第界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企业,公司一直与天下各大博物馆、全球艺术品珍藏家和全球着名金融机构保持着优异关系,致力于对外洋遗珍的搜罗,为国家的国宝级文物回流尽绵薄之力,为祖国悠久的中原文化作出一份孝顺。
营业规模包罗历代中国字画、油画、瓷器、玉器、雕塑、铜镜、金银币、古钱币、工艺品等。
2018年本公司将举行大型清代古书专场大型交易会,对清代古书艺术品运作交易多年有着丰富经验,欢迎来电咨询详谈。(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