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定,断定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各历史时期陶瓷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鉴定陶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参考文献与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另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手持式显微镜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鉴定传世陶瓷,首先要吸收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成果,选择有可靠地层、年代的文化遗址、窑炉遗址、(包括标本、残器)作标准器,也可用经过验证的陶瓷器作标准器,与需作鉴定的陶瓷的胎质、 器形、 装饰、成型工艺、装烧、釉彩、纹片、纹样、铭款,乃至手感轻重、敲击音响等各方面,作综合的观察和验证,有时还需参阅鉴定陶瓷专着、考古学著作、 陶瓷史、历代纪年史、 地方志和笔记杂着、图录图片等资料。
在瓷器拍卖场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窑精品瓷器一直是市场追捧的焦点,并不断刷新瓷器成交纪录。这主要是因为此板块瓷器不仅具有造型艺术,还具有绘画艺术和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也更为繁复考究,一直是买家追捧的焦点。
一、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拍卖时间:2011年
成交价:8亿4千万港币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口部短小,肩腹部浑圆,下腹部瘦长,平底。通体绘有青花纹饰,肩部绘杂宝及缠枝牡丹花纹,牡丹可谓花中之魁,象征“雍容华贵,大气超凡”;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桨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纹饰宜人漂亮,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绘有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宝莲纹,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二、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拍卖时间
成交价:5.54亿元人民币
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伦敦以5.54亿元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改写。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亿元,在“亿元俱乐部”中是仅次于书画的藏品门类。而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可见元明清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牛气冲天。不过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赝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在买入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另外,近年来民国瓷器升值较快,投资者也可重点关注。
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成交价:2.3亿元人民币
2005年,这件瓷器将青花瓷推举到了一个难以到达的高度,创下了中国瓷器的世界高纪录,五年来,其榜首之位从未被撼动。作为中国青花瓷的代表作,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确实将“青花瓷”的价值诠释的十分全面。
此件作品高27.5cm,径宽33cm,肩丰圆,素底厚圈足,短直颈,唇口稍厚。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在罐体上,以鲜活青料绘一清癯道者,乘坐辔以虎、豹之双轮车,尾随两个步行兵卒,行至一溪涧板桥。道者身后跟着一纵马佩弓的少年将军,右手摇一旌旗,上绣“鬼谷”二字。将军身后山石岖,山后转出一位骑驳马的文官,身着宋代朝服、朝冠,左手执笏,回首顾盼,座骑英挺矫健,人物刻划流畅自然,神韵十足。罐颈绘有一道波浪纹,罐肩绘缠枝牡丹纹,罐底则绘含吉祥纹的莲瓣。
深圳盛京艺术品有限公司专业拍卖瓷器,历年来瓷器拍卖价格一直逐年高升,你这边有藏品想出手,可以联系穆经理(电话号码同上) 也可下方留言,会第一时间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