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鉴定看“德”字,此次请求我们专家舒翔副馆长鉴定的,是一底部印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香炉。根据藏宝人介绍,他是顺德人,今年已经50多岁,“在我小时候,家里的祖母有一个香炉经常用来拜神上香,记得以前还有一个通花的盖,但记不起什么时候不见了。”对于这个奶奶留下来的香炉,藏家有几个疑问,是否明朝出产,有否收藏价值呢?在临送给舒翔鉴定前,藏家还特地又说了句:“我觉得应该是难得的珍品,因为它是一个黄铜造的,击下它的身,有很清脆的响声。”
舒馆长鉴定后,认为这是仿制品,收藏价值一般。“该件器物包浆枯槁,铸工较粗。”舒馆长首先评价其做工,再进行解释:“真品宣德炉收藏量不大,因此收藏价值高。但市面多为仿制。藏家在辨别真品时,可观察其质地。真品宣德炉除使用风磨铜原料之外,还掺合金、银、锡等数十种贵金属矿料铸造,一般铜器经过六到十二次提炼,质地优良,制作精细。旧说宣德炉有五色,分别为佛经纸、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
广州聚德艺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六字方款宣德炉,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权威私下交易六字方款宣德炉的机构
“古人制具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这是明末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对古时文房器具做出的评价。古时文房多宝器,上至钟、鼎、刀、剑,下至笔、墨、纸、砚,“皆以精良为乐”,丝毫含糊不得。古时又有言流传:“文房百器,炉为首器。”说的正是这案头燃香的香炉,而香炉之中,又以宣德炉列为首位,所谓“文房诸器,宣炉为首”。可见,宣德炉在文房器物中的重要地位。
六字方款宣德炉成交价格,可以说,从事设计工作,促使陈维骏钟情铜炉,也因为收藏铜炉,他的设计走得更远,“古代美学跟当代设计,很自然的能结合起来。”谈及铜炉收藏,他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直言:“收藏一件东西,有价值的是它能给我打开一扇了解其背后文化的窗口。”
市场近几年六字方款宣德炉拍卖成交记录:
清乾隆斗彩福寿香炉----成交价:RMB23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10月24日
明宣德铜浮雕云龙纹兽耳香炉----成交价:HKD87.50万----成交日期:2014年4月8日
元龙泉窑青瓷狮纽盖双龙耳香炉----成交价:RMB308.00万----成交日期:2007年12月7日
清乾隆白玉雕饕餮纹活环香炉----成交价:RMB207.00万----成交日期:2011年8月25日
俞艇白玉龙耳香草纹香炉----成交价:RMB414.00万----成交日期:2011年7月16日
南宋龙泉窑青瓷三足鬲式香炉----成交价:HKD102.35万----成交日期:2015年6月2日
明/清初洒金铜香炉----成交价:HKD81.25万----成交日期:2013年4月8日
清乾隆白玉雕兽面纹香炉----成交价:RMB190.40万----成交日期:2009年1月11日
明十七世纪局部鎏金铜云龙纹香炉----成交价:HKD120.75万----成交日期:2008年5月27日
元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天鸡耳香炉----成交价:RMB92.00万----成交日期:2010年7月19日
六字方款宣德炉为什么价格这么高
“这件马槽炉比一般的马槽尺寸都大,而大马槽炉在存世宣炉里十分少见。虽炉身有几处磕碰,但相比于其整体精神与条件只能说是瑕不掩瑜。当时的起拍价是8万元,经过了几番的竟价后我以32万元的高价竞得。”此后,陈维骏越发想得到王世襄旧藏的“李曲江制”的鬲式炉,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2010年秋,匡时五周年拍卖,王世襄旧藏20件宣德炉再次出现于公众视野,陈维骏终以470.4万元顺利将这件“李曲江制”鬲式炉归入自己的藏宝库。
六字方款宣德炉出售,关于宣德炉之说,学术界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皇家确实铸造过铜香炉,但数量很少,绝大部分带“宣德”款的铜炉为后来仿造,从明中叶到近现代,仿制一直没停过。2014年春拍后,明清宣德炉的收藏热度不减,拍卖价格一路稳稳走高。春拍期间,国内外各大拍卖行拍场上,都有明清宣德炉的出现,通过春季拍卖结果来看,明清宣德炉在拍场上,拍卖成交率颇高,而且部分精品铜炉再创宣德炉门类高业绩。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价格近些年来是一直在往上走的。
------ 专业权威鉴定,正规拍卖,私下交易(现有着名博物馆委託本公司征收精品到代的古玩艺术品,现代艺术品}私下展览展销会 联系人:钟经理(古玩高级照料) 我们恳切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保障成交为宗旨,为您提供古玩艺术品交易、古玩艺术品的展览、古玩艺术品的推广、古玩艺术品鉴定,古玩艺术品评估,古玩艺术品市场分析。帮您制订合适的藏品出手方案。 ----
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广州聚德艺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六字方款宣德炉 ,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六字方款宣德炉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 (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