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养殖野兔的三种方法
1、科学饲养。饲养野兔要定时定量,即成年野兔每天3次,早、中、晚各1次,早餐要早,午餐要好,晚餐要饱;仔野兔每天喂6次,坚持少给勤添,根据野兔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资源,合理设计饲料配方。配方是:玉米面30%,麸皮30%,豆饼20%,谷糠10%,苜蓿粉8.5%,食盐0.5%,野兔营养素或生长素1%。对育成 兔和泌乳兔实行自由采食,每只每日1.5两-2两,夏秋季早、晚各1次,冬春季节日喂3次,夜料应占总量的50%以上。幼野兔每只每日0.5两-1两,分3次喂给,青、干饲草任其自由采食。
2、适时配种。观察母野兔的发情表现,当母野兔出现食欲不良、蹦跳等有求偶行为时,应及时配种,配种2-3小时后,利用同一只公免再复配上1次,以提高受胎率。配种后10天按摸胎检查,发现未孕和假孕现象要及时补配,并根 据母野兔产仔多少,泌乳力强弱,母体强弱,适时控制配种时期,对于体况较好的母兔,产兔第2-3天配种,体况差的产兔10天以后配种。
3、严防疾病。兔舍要坚持每天清扫1次,每半个月用2%火碱喷洒消毒1次,兔粪应运到远离兔舍的固定场所堆积发酵。成年野兔每年进行2次兔瘟疫苗预防注射,仔野兔断奶后应立即注射兔瘟疫苗。间隔8-10天后,再注射预防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魏氏梭菌病三联疫苗1次,夏秋季为预防球虫病,在8、9月份,仔野兔要投服氯苯 胍15天,每公斤体重1.5斤,或按说明投服球痢灵。停药3天后,为预防肠道炎症,投服敌菌净5天,每公斤体重1斤,或按说明投服嗯诺沙星
1.人工饲养野兔,应采用地面圈养为主,因为如遇到响声或惊吓野兔即会猛烈撞笼,势必造成野兔头部撞成重伤,甚至造成野兔的死亡。由于笼养野兔与野生野兔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笼养野兔不利于野兔自身的生长,有时还会造成野兔的自然死亡。采用地面“仿野生”圈养野兔,可大大减少对野兔的伤害及其自然死亡率。兔舍的建造应该选择在环境良好、安静,地势较高,利于排水、通风的地方。以2~4平方米为一个圈舍。兔 舍由室内、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外部分必须在圈舍上空设置钢丝防逃网,防野兔逃跑。兔舍室内部分搭建一个仿制的野兔洞,野兔平常住在里面,如遇到响声或惊扰,野兔就会躲在里面。时间长了、野兔就认为是自己的窝了,无论是给野兔喂草时还是清扫兔舍时都可以不惊动野兔,这种地面仿野生圈养野兔的方法有利于饲养野兔成功。
2.饲养管理野兔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应保持兔舍内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打扫,供给野兔足够的青饲料及饮用水。不干净、不卫生的饲草不能喂野兔,以杜绝外来病源侵入。野兔应1公1母放在一个兔舍,不宜多放,因野兔有咬架的恶习,放多了会干扰母野兔的正常交配,还会造成野兔不繁殖。野兔母性较差,对幼野兔也是一种危害。野兔 在人工驯养环境中,饲养成功一对野兔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驯化后的母野母怀孕期为31~35天;每窝可产2~4只幼野兔,幼野兔一出生即睁眼,会跑,全身有毛。由于野兔的母性较差,对怀孕期的母野兔应仔细观察,特别是临产期,更应加强管理,以防野兔出生后乱跑,被狗、猫等动物伤害或天气冷被冻死。野兔在哺乳期间,应加大青料的饲喂量,满足野兔的食量,以增加初乳数量,来满足幼野兔的生长需要。野兔及幼野兔自身免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要药物免疫。
3.注意事项饲养野兔另一个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购买到品系纯正的野兔种源。因为一对野兔成功的驯养繁殖,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
要想购买到品系纯正的 野兔,首先要观察野生野兔驯养的原种。野兔体形较小,一般每只2~2.5公斤,毛色以灰黄为主,并夹杂着星点黄色长毛,毛松软,用手捉拿时容易掉毛,野兔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