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C40灌浆料H40高强无收缩二次灌浆厂家

  • 发布时间:2019-04-03 15:09:41,加入时间:2018年11月21日(距今2376天)
  • 地址:中国»江西»南昌: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振兴大道1025号银海蓝天
  • 公司:江西赛恒实业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骏,手机:13317056921 微信:lijun450062

北京博瑞双杰新技术有限公司(江西赛恒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强灌浆料 早强灌浆料 支座灌浆料 灌浆料型 号:C40 C50 C60 C70 C80 C90 C100 环氧胶泥 环氧砂浆 高强修补砂浆 植筋胶 粘钢胶 钢筋 锚固料 聚合物修补砂浆 泥土再浇剂 一次座浆料 钢筋阻锈剂 迁移型阻锈剂 高强耐磨料 防水砂 浆 RMO补缝胶浆 BUS嵌缝料 灌缝胶 灌注胶 碳纤维胶 公路压浆料 铁路压浆料 铁路压浆剂 公路压浆剂

5.5 出厂
5.5.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出厂:不合格品、技术文件不全(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包装不符、质量不足、产品变质,以及超过有效期限。
5.5.2出厂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与型号、引用标准、生产厂家名称与地址、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检验部门印章、检验人员签字(或代号)、用水量、流动度(或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初始值和 30min 保留值、竖向膨胀率、 1d 抗压强度。当用户需要时,生产厂家应在水泥基灌浆材料发出之日起 7d 内补发 3d 抗压强度值、 32d 内补发 28d 抗压强度值。
5.6 进场复验
5.6.1水泥基灌浆材料进场时应由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验单位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可根据需要增加 3d 、 28d 的抗压强度检验。
5.6.2如复验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性能指标时,则判为不合格品。
5.6.3当有争议时,应在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双方共同确认的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检验。
6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6.1 包装
6.1.1水泥基灌浆材料应采用有防潮衬里的包装袋,每袋净质量 25 ㎏或 50 ㎏,且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 99% 。
6.1.2随机抽取 40 袋 25 ㎏包装或 20 袋 50 ㎏包装的产品,其总质量不得少于 1000kg 。
6.1.3其它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有关包装质量要求,必须符合上述原则规定。
6.2 标志
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净质量,生产厂家名称、地址与电话,出厂编号,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防潮、防晒标志。
6.3 运输与贮存
水泥基灌浆材料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不同品种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在贮运时,应标识清楚,不得混杂。
7 设计
7.1 地脚螺栓锚固
7.1.1动荷载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锚固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静荷载设备基础及钢结构柱脚底板的地脚螺栓锚固宜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7.1.2地脚具体包括:1)考虑BIM工作范围的不确定性,若BIM系统不能针对不同业务的需求而设计出相应深度和范围的设计图,可能会增加工程实践中的成本费用;2)考虑BIM应用中的协同设计问题,避免因建筑工程实践当今人们已不能满足于遮风避雨的物质功能空间,而更多在追求精神、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衡量人类与资源的相互关系。因此,生态空间设计的理念意识日渐被唤醒,纵观当今公共空间设计,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还远远不够。中参与方的增多而影响工程设计管理效率;3)考虑BIM应用中的设计流程问题,降低建筑工程不同专业建模过程中设计失误问题的发生率,确保工程设计管理的有效性[4]。螺栓常用形式见图

图 7.1.2 地脚螺栓常用形式
7.1.3地脚螺栓锚固宜根据表 7.1.3 的规定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
表 7.1.3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
螺栓表现与孔壁的净间距(㎜) 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
15 ~ 50 Ⅱ类、Ⅲ类
50 ~ 100 Ⅲ类、Ⅳ类
不小于 100 Ⅳ类
7.1.4螺栓锚固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埋设深度不宜小于 15 倍的螺栓直径,螺栓形式见图
7.1.5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20 。
7.2 二次灌浆
7.2.1动荷载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静荷载设备基础及钢结构柱脚底板的二次灌浆宜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7.2.2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
7.2.3二次灌浆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尚宜根据表 7.2.3 灌浆层厚度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
表 7.2.3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
灌浆层厚度(㎜) 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
5 ~ 30 Ⅰ类、Ⅱ类
30 ~ 100 Ⅱ类、Ⅲ类
100 ~ 150 Ⅲ类、Ⅳ类
大于 150 Ⅳ类
注: 1 、采用压力法或高位漏斗法灌浆施工时,可放宽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类别选择。
2 、当灌浆层厚度大绿色建筑造价成本对于项目投资、施工管理等环节具有着重要影响。于 150 ㎜时,可以分层灌浆。根据实际分层厚度按上表选择合适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第二次灌浆宜在第一次灌浆 24h 后,灌浆前应对第一次灌浆层表面做凿毛处理。
7.3 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
7.3.1混凝土柱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固时(见图 7.3.1 所示),混凝土柱与模板的间距 b 不应小于 60 ㎜,应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图 7.3.1 混凝土柱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
1 —原混凝土柱 2 —原混凝土面凿毛 3 —模板 4 —水泥基灌浆材料
7.3.2混凝土柱采用加钢板套加固时(见图 7.3.2 所示),原混凝土柱表面与外钢板套的间距 b 为 10 ~ 20 ㎜时,应采用第 Ⅰ、Ⅱ类水泥基灌节能建筑的相关理念是在1970年代的时候, 在石油危机大爆发的时候产生的这一理念, 由于石油资源发生了全球短缺的严重问题, 大大的推动了发达国家对节约意识方面你的重视程度渐渐的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节能方案, 在对能源进行消耗的项目当中,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据的比例非常大, 因此, 怎么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节能建筑的理念, 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也就使得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浆材料;当 b小于20㎜,应采用第Ⅱ、Ⅲ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图 7.3.2 混凝土柱加钢板套法灌浆加固 图 7.3.3 混凝土柱外包钢法灌浆加固
1 —原混凝土 2 —原混凝土面凿毛 1 —原混凝土柱 2 —外包角钢
3 —钢板套 4 —水泥基灌浆材料 3 —模板 4 —水泥基灌浆材料
7.3.3混凝土柱采用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加固时(见图 7.3.3 所示),角钢与模板的间距 b1 不小于 30 ㎜,角钢与原混凝土柱的间距 b2 不小于 20 ㎜时,应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7.3.4混凝土梁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见图 7.3.4 所示),梁侧表面与模板之间的距离 b1 不小于 60 ㎜时,应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梁的底面与模板之间的距离 b2 不小于 80 ㎜时,可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 a ) ( b )
图 7.3.4 混凝土梁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
( a )混凝土梁三面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 b )混凝土梁底面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
1 —水泥基灌浆材料 2 —原混凝土梁 3 —原混凝土面凿毛 4 —模板
7.3.5楼板采用叠合层法增加板厚加固时(见图 7.3.5 示),当增加的板厚 b3.4建筑屋面的施工技术要求在古代,建筑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美观和实用性,古代的能工巧匠使用了众多的工艺和材料,例如,在古建筑中屋面工程的修筑就包含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有硬山、庑殿、十字脊等,这些古建筑甚至比我们当代的一些建筑更加的精细。1 不小于 40 ㎜或 b2 不小于 80 ㎜时应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 a ) ( b )
图 7.3.5 混凝土板叠合层法增加板厚灌浆加固
( a )楼板上层加固;( b )楼板下层加固
1 —水泥基灌浆材料 2 —原混凝土面凿毛 3 —原混凝土楼板 4 —模板
7.3.6 混凝土结构缺陷修补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的蜂窝、孔洞、柱子烂根的修补,灌浆层厚度不小于 50 ㎜时,应采用第 Ⅳ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7.4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
7.4.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应根据表 7.4.1 的规定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
表 7.4.1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
项 目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环境类别分类

灌浆材料 可采用第Ⅰ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宜采用第Ⅰ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应采用第Ⅰ类水泥基灌浆材料
7.4.2 灌浆材料性能要求
1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2、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总量的0.06%。
8 施工
8.1 施工准备
8.1.1灌浆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
8.1.2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8.1.3模板支护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 、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 100mm 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 50mm 。
2 、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与排气孔应高于孔洞ZUI高点 50mm 。
8.2 搅拌
8.2.1水泥基灌浆材料搅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
8.2.2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应先加入 2/3 的水拌和 3 分钟,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直至均匀。
8.2.3搅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
8.3 地脚螺栓锚固灌浆
8.3.1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8.3.2地脚螺栓成孔时,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 5mm ,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5 ° 。螺栓孔壁应粗糙,应将孔内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油污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 8 ~ 12h ,当环境温度低于 5 ℃ 时应采取措施预热,温度保持在 10 ℃ 以上,清除孔内积水。
8.3.3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8.3.4将拌和好的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中,同时调整螺栓的位置。灌浆过程中严禁震捣,可适当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
8.3.5二次灌浆时应先灌注地脚螺栓孔,孔内灌浆层上表面宜低于基础混凝土表面 50mm 左右。
8.4 二次灌浆
8.4.1二次灌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灌浆方法。工艺流程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8.4.2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等。灌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龙游三门源的叶氏建筑群是清道光二十六年叶鹤天中恩贡后耗巨资兴建,原主体建筑五幢,现存其三,门额分别题为“荆花永茂”“环渚生春”“芝兰入室”,各有七处砖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大,资源的大量消耗和产生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考验。绿色节能技术的提出,对环境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不只局限于房屋建筑的建设,还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前 24h ,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灌浆前 1h ,清除积水。
8.4.3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8.4.4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
8.4.5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见图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