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水产论坛: 胆汁酸有助于修复饲料抗营养因子引起的鱼体肝脏损伤
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六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中,麦康森院士作了《棉粕在水产饲料的应用与棉酚的作用机理》报告,其中提到了到棉酚等饲料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的损伤。
麦院士的报告中指出:在当今鱼粉高价、豆粕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棉粕不失为优质的蛋白源。但棉粕含有较高的游离棉酚,严重限制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普通淡水鱼料棉粕的使用量在20%以下,并且在斑点叉尾鮰、虹鳟、银鲹、黑鲈饲料中皆可使用。
麦院士还指出,普通棉粕长期大量使用对鱼体生长的影响包括:
1、棉粕的使用,让鱼的消化道结构发生变化,对肠绒毛、微绒毛有破坏,肝细胞也缩小不止一半。
-2、肝脏游离棉酚随饲料棉酚含量升高而升高,对肝细胞也有破坏,严重时可导致肝脏纤维化。
3、随着棉粕的添加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最为明显,体蛋白也下降。
这说明了棉酚会使鱼体肝脏受损,导致其代谢饲料中的蛋白、脂肪、糖等营养物质受阻,而自身又不断分解机体营养物质来抵抗和消除自身炎症,从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外界应激就会爆发疾病,严重时导致死亡。
除了棉酚之外,水产饲料中其他抗营养因子,比如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单宁,豆粕中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也都会引起水产动物的肝胆类疾病。 |
龙昌水产专用胆汁酸,专门针对水产动物设计,弥补饲料养殖情况下鱼类自身胆汁分泌的不足,强化了鹅去氧胆酸含量,有助于消除鱼体肝脏的炎症,增强肝脏功能,保证鱼类肝脏健康,增强鱼类免疫力和抗应激耐受力。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有效降低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鱼体肝脏的损伤,确保肝脏健康。在罗非鱼、大菱鲆等鱼类上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表明胆汁酸修复了肝脏损伤,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胆汁酸可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重金属等其它有害物质随胆汁排除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维护鱼体的肝脏健康
使用了胆汁酸的鲫鱼肝脏红润、健康,肠系膜脂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