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到了上海,鲁迅根据自己的收藏,出版了《朝华旬刊》、《艺苑朝华》五辑等,其中近一半是介绍近代英、法、美、意、瑞典、日本、苏联的创作版画。其实,中国是版画的故乡和摇篮,并在14世纪传播到欧洲。发现于敦煌的《金刚经扉页·祇(qi)树给孤独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木刻版画,它的年代为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比欧洲最早的木刻版画《普洛塔木版》要早512年(据考证它创作于1380年)。尽管欧洲古代版画脱胎于中国古代版画,但到19世纪,欧洲木刻画蓬勃发展,在原来的木刻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画、刻、印合一的新风气。然而,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却还维持原有工艺——画、刻、印分别由画家、刻工、印刷工完成,在经历了唐、五代、宋、元及明代的辉煌后,到了清末民初,由于西方更为先进的印刷技术的传入和推广,中国传统木刻濒于灭亡。
对西方的创作版画,鲁迅自有他作为文学家从艺术角度上的判断,认为可更有效地传播优秀文学作品,扩大文学作品影响力,满足文学创作的需要。他通过长期的文学实践和对中外美术史的收藏研究,认为欧洲的创作版画(或称现代版画)可以引入中国,为中国社会大众服务,为社会变革的现实服务。为区别于中国原有的古代版画,这种版画被称作新兴版画,新兴版画概念蕴含着新的、复兴中国版画的意思。由于较多使用木料,所以又经常称之为新兴木刻(后面除特别说明外一律称为“新兴木刻”)。
我国目前具陨石鉴别能力的机构除了国家相关科研单位还有湖南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不参与任何交易,为我国合法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疑似陨石采用仪器无损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国家相关各国陨石数据比对,从而准确科学得出结论。证书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