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艺术在继承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图在瓷艺与画艺上有所突破,以王琦为首的这批瓷画家是一个创立了“新粉彩”瓷艺的画派。王大凡在他的作品《珠山八友雅集图》上题诗云:“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鲜明地表白了他们结社志在求变创新的宗旨。
本公司长期征集瓷板画,如果您手上有相类似藏品需要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价格(联系方式在上方)
本公司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公司成立伊始,一直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艺术文明”为己任,本着“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培训了一批高素质员工队伍,汇集了庞大的营销精英团队,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管理和营销系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为己任,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拍卖会及特别专场
2019年瓷板画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粉彩花鸟图瓷板画 (二幅)
估价180.00到180.00万---成交价:HKD237.6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20日
藏品名称:王大凡瓷板画
估价110.00到110.00万---成交价:SGD138.0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29日
藏品名称:王大凡“渔樵耕读”瓷板画
估价320.00到320.00万---成交价:SGD432.00万---成交日期:2019年5月28日
藏品名称:黄建南 瓷板画
估价55.00到55.00万---成交价:RMB130.0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12日
藏品名称:王步青花十八罗汉瓷板画 (一套)
估价2800.00到2800.00万---成交价:RMB3135.00万---成交日期:2019年5月25日
2018年瓷板画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毕伯涛 (款) 花鸟瓷板画
估价125.00到125.00万---成交价:HKD30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0月11日
藏品名称:王琦粉彩人物故事瓷板画
估价320.00到320.00万---成交价:HKD38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5日
藏品名称:粉彩四尊者瓷板画 (四幅) 四屏
估价480.00到480.00万---成交价:HKD48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藏品名称:王琦粉彩人物故事瓷板画
估价320.00到320.00万---成交价:HKD38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5日
藏品名称:汪野亭款山水瓷板画 四屏
估价600.00到600.00万---成交价:HKD6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2017年瓷板画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王大凡 三国人物故事瓷板画 (一组)
估价8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977.5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十八罗汉图瓷板画
估价920.00到920.00万---成交价:HKD98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9日
藏品名称:踏雪访友瓷板画
估价160.00到160.00万---成交价:HKD207.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踏雪访友瓷板画
估价160.00到160.00万---成交价:HKD207.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王大凡 瓷板画
估价8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9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瓷板画成交率高吗,从古至今,瓷板画之所以绵延不衰,跟它深厚的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瓷板画能够透彻表现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构图、线条、色彩、意境,均吸收了传统国画的画风,又烙上现代印记,新颖而奇特,深受收藏家青睐!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艺术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早可追溯到秦汉,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是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与纸帛等材质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其平整光洁的形式更显出高雅纯净。因瓷板画兼具瓷器与绘画的双重价值,致使其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备受藏家恩宠。
本公司的阅历让我们对“民族”的概念有了刻骨铭心的反思.当我们诚挚解读现代世界文明源流之时,我们却惊喜的发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视诚信为做人之本、事事之根;当我们潜心挖掘铭史之器、探求铸金之道而苦于无悟之灵时,我们却顿然在自己的领土、从自己的脚下,挖掘出了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之神道——对,我们必须铭今!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