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材料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

  • 发布时间:2019-12-27 17:02:26,加入时间:2017年03月27日(距今3054天)
  •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西路50号
  • 公司: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吴,手机:18911397564 微信:bjbgjy 电话:010-66024083 QQ:3440125819

绝缘材料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  介电常数,用于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性能.它是两块金属板之间以绝缘材料为介质时的电容量与同样的两块板之间以空气为介质或真空时的电容量之比。介电常数代表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也就是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介电常数越大,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填充的介质对电容的容量有影响,而同一种介质的影响是相同的,介质不同,介电常数不同

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δ称为介质损耗角。

损耗因子也指耗损正切,是交流电被转化为热能的介电损耗(耗散的能量)的量度,一般情况下都期望耗损因子低些好

测量范围及误差

  本电桥的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30%-80%条件下,应满足

下列表中的技术指示要求。

  在Cn=100pF    R4=3183.2(W)(即10K/π)时

  测量项目       测量范围             测量误差               

  电容量Cx       40pF--20000pF      ±0.5%  Cx±2pF     

  介质损耗tgd      0~1              ±1.5%tgdx±0.0001

  在Cn=100pF      R4=318.3(W)(即1K/π)时

  测量项目       测量范围             测量误差               

  电容量Cx       4pF--2000pF      ±0.5%  Cx±3pF     

介质损耗tgd      0~0.1          ±1.5%tgdx±0.0001

电感:

线圈号    测试频率    Q值    分布电容p       电感值  

9         100KHz      98       9.4           25mH

8         400KHz     138      nbsp;      4.87mH

7         400KHz    202       16           0.99mH

6           1MHz     196       13          252μH

5           2MHz     198       8.7        49.8μH

4         4.5MHz    231       7             10μH

3          12MHz      193     6.9         2.49μH

2          12MHz      229     6.4        0.508μH            

1   25MHz,50MHz  nbsp;  0.9      mu;H

电容量及介损显示精度:

  电容量: ±0.5%×tgδx±

  介  损: ±0.5%tgdx±1×10-4

特点:

作为 一代的通用、多用途、多量程的阻抗测试仪器,测试频率上限达到目前国内 的160MHz。

1 双扫描技术 - 测试频率和调谐电容的双扫描、自动调谐搜索功能。

2 双测试要素输入 - 测试频率及调谐电容值皆可通过数字按键输入。

3 双数码化调谐 - 数码化频率调谐,数码化电容调谐。

4 自动化测量技术 -对测试件实施 Q 值、谐振点频率和电容的自动测量。

5 全参数液晶显示 – 数字显示主调电容、电感、 Q 值、信号源频率、谐振指针。

6 DDS 数字直接合成的信号源 -确保信源的高葆真,频率的高精确、幅度的高稳定。

7 计算机自动修正技术和测试回路 优化 —使测试回路 残余电感减至 低,彻底根除 Q 读数值在不同频率时要加以修正的困惑。

形式

各种不同形式的损耗是综合起作用的。由于介质损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介质损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介电损耗主要有以下形式:

1)漏导损耗

实际使用中的绝缘材料都不是完善的理想的电介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总有一些带电粒子会发生移动而引起微弱的电流,这种微小电流称为漏导电流,漏导电流流经介质时使介质发热而损耗了电能。这种因电导而引起的介质损耗称为“漏导损耗”。由于实阿的电介质总存在一些缺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带电粒子或空位,因此介质不论在直流电场或交变电场作用下都会发生漏导损耗。

2)极化损耗

在介质发生缓慢极化时(松弛极化、空间电荷极化等),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影响下因克服热运动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一些介质在电场极化时也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一般称极化损耗。位移极化从建立极化到其稳定所需时间很短(约为10-16~10-12s),这在无线电频率(5×1012Hz 以下)范围均可认为是极短的,因此基本上不消耗能量。其他缓慢极化(例如松弛极化、空间电荷极化等)在外电场作用下,需经过较长时间(10-10s或更长)才达到稳定状态,因此会引起能量的损耗。

若外加频率较低,介质中所有的极化都能完全跟上外电场变化,则不产生极化损耗。若外加频率较高时,介质中的极化跟不上外电场变化,于是产生极化损耗。 [2]

3)电离损耗

  电离损耗(又称游离损耗)是由气体引起的,含有气孔的固体介质在外加电场强度超过气孔气体电离所需要的电场强度时,由于气体的电离吸收能量而造成指耗,这种损耗称为电离损耗。

  4)结构损耗

在高频电场和低温下,有一类与介质内邻结构的紧密度密切相关的介质损耗称为结构损耗。这类损耗与温度关系不大,耗功随频率升高而增大。

试验表明结构紧密的晶体成玻璃体的结构损耗都很小,但是当某此原因(如杂质的掺入、试样经淬火急冷的热处理等)使它的内部结构松散后。其结构耗就会大大升高。

5)宏观结构不均勾性的介质损耗

工程介质材料大多数是不均匀介质。例如陶瓷材料就是如此,它通常包含有晶相、玻璃相和气相,各相在介质中是统计分布口。由于各相的介电性不同,有可能在两相间积聚了较多的自由电荷使介质的电场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有较高的电场强度而引起了较高的损耗。但作为电介质整体来看,整个电介质的介质损耗必然介于损耗 大的一相和损耗 小的一相之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